初三下册语文知识点梳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文要想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三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
一、诗两首
1、田间(1916-1985),诗人。安徽无为人。1934年参加左联。后主编《每月诗歌》。1938年到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新群众》杂志社社长。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创作部副部长、河北省文联主席。
田间著有长诗《戎冠秀》,诗集《给战斗者》、《马头琴歌集》等。
2、胡昭,满族扈什哈里氏,吉林舒兰人。中共党员。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胡昭著作有:
诗集《光荣的星云》、《小白桦树》、《人生之旅》、《从早霞到晚霞》、《草原夜景》、《生命行旅》,
散文集《绿的记忆》、《怀念与祝福》等。
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诗只有三十四行,却用了十个分号。这些分号内的副句,时长时短,体现着节奏旋律的变化。
这首诗带有政治色彩,但它不议论,只描绘,也是一个特色。诗中所有的象征和比喻,既质朴,又漂亮,每一个词都与被描绘的景物、形象紧密契合。诗人既用含有自己民族要素的眼睛观察,又以人民能理解的民族语言手段和表达方法,写出人民内心生活和外部生活的精神实质和典型色调,她感到和说出的也正是同胞所感到和所要说的。
三、我用残损的手掌
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用两个部分安排来展示这“抚摩”的具体内容:
上半部分是已经遭受日寇蹂躏、变成灰烬、充满血和泥的土地;
下半部分是温暖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整的辽远的一角。这两部分并列在一起,恰构成横向对照。
诗人使用两套笔墨,前后对比,渲染出两种不同的冷暖色调,给读者以强烈的刺激,诗人对敌人恨之切,对祖国爱之深,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了。
四、中国的土地
歌颂祖国,礼赞人民,这是重大题材和古老主题,在一首十二行的抒情小诗中予以容纳,并且翻旧为新,难度极大,需要很高的艺术功力。诗人知难而进,努力创造,不懈耕耘,终于在这片感情的沃土上,培植出一枝独秀的心灵之花。
作品先写中国这块土地的“神奇”——“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凡是华夏人民,无论久居故土,还是云游他乡,都永远思恋着这块土地。它之所以牵动着炎黄子孙的“相思”,是因为它拥有壮丽的山川、广阔的沃土、悠久的文化、丰富的物产、绵长的海岸线……这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发祥之地,也是他们大展身手的用武之地。杜鹃花、三峡、神女峰、冻土层、椰子林、海浪……。这些细节,可以视之为写实,也可以视之为写意,把中国的东西南北、古往今来全都概括进去。似乎随意拈来,其实经过精心选择,内涵丰富,诱人遐想。正是所谓“信手新诗落珠贝”。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数情况下,‘像“、“好象”、“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
(1)表示比较的。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2)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3)表示例举。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4)表示想象。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九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
1.记叙文阅读
(1)阅读课内记叙文,课外一般文艺读物,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和记叙的特点,分析记叙的要素、了解人称、记叙的顺序。
(2)阅读散文能理解其深刻含义,体会作品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线索,理解文章选材组材特点;体会文章中优美精辟的语句。
(3)能运用记叙文的知识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次意,明确详写、略写与表达中心的关系,根据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中心意思。
(4)能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出重点段落、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并加以分析体会。
(5)能分辨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2.说明文阅读
(1)了解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能分辨文中说明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其它表达方式,并领会它们各自在说明文中的作用。
(2)了解说明文的分类,能依据说明对象将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3)理解说明的内容,能正确判断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准确地概括中心意思。
(4)能根据不同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理清说明的顺序,主要掌握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到次要、从概括到具体等)三种,并能领会说明顺序的综合运用。
(5)了解说明文总分、并列、层进等结构层次,并能结合文章或段落进行具体分析。
(6)了解说明的方法,主要了解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等说明方法,能从文章中找出这些方法并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
3.议论文阅读
(1)了解记叙和议论的区别,能分辨文中记叙性的语句和议论性的语句;能分辨以记叙为主和以议论为主的段落;进一步理解记叙是议论的基础,有的段落则是议论引出记叙。
(2)掌握论点知识,能从文中找出或概括论点;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3)会分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并了解它们在阐明观点方面的作用。
(4)理解例证、引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及其在阐明观点上的作用。
(5)了解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和结论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领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和感情色彩。
(7)了解立论、驳论两种论证方式,了解常见的反驳方法。
4.文言文阅读
(1)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2)按照教材要求背诵重点篇章。
(3)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4)能够回答课后练习中有关课文内容方面的问题。
(5)了解文章的主要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