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养成严谨的思考的习惯,对一个人的以后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可以说,数学与任何科学领域都是紧密结合起来的。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准备课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
    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如:0+8=89-0=94-4=0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
    1、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如图:
    2、正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
    如图:
    3、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
    如图:
    4、球的特征: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5、立体图形的拼摆: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在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个角度是看不到的,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用小圆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圆柱。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6—10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
    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17-7=10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1、认识钟面
    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和分针。
    分针: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
    时针: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
    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和时针。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3、认识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整时的写法: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如:8时或8:00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2、8、7、6加几的计算方法:(1)点数;(2)接着数;(3)凑十法。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3、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1)“拆大数、凑小数”。(2)“拆小数、凑大数”。
    4、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2)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应以培养兴趣为主,只有在低年级时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快的进步。
    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积累的是,简单的运算知识和规律,简单图形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找规律,让孩子学会一种尝试的方法,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课堂上既想让他们学到知识又想让他们感到轻松有趣,所以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故事、诗歌、谜语为载体来开展教学的,对孩子来说是在娱乐中学?习,并没有您想象中的那么枯燥、乏味。下面具体谈谈一年级孩子学数学的方法建议:
    1、接触数学,兴趣第一。
    我们接触过不少四五年级希望开始学习华数的学生,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其实在低年级时曾经学过数学的,但因为当时学习听课效果不好便放弃了,到了高年级,迫于小学六年级形势又不得不学。对于这样的学生,学习数学是有一定阴影的,甚至有些学生抱定了自己不适合学数学的念头,有一定抵触心理。
    所以既然家长决定低年级开始学习数学,一定要首先注意兴趣上的培养,帮助他们找到数学中引起他们兴趣的事情,比如数字游戏等等。
    2、找一位孩子最喜欢的老师。
    既然刚刚接触数学,兴趣是第一位的,那找一位孩子喜欢的老师就是学习的重中之重。一位好的老师能够让孩子迅速喜欢上课堂,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课堂上,老师不仅是孩子的师长,也是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们一起探讨问题,一起思考,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喜欢老师的同时喜欢数学。
    3、用一套最的教材。
    通过长期的数学学习,可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素质得到培养,思维能力、智力潜能得到很好的开发,现已被众多学有余力和学有兴趣的学生所青睐。数学?课程可以使您的孩子“开思维之窍,入解题之门”,帮助孩子奠定坚实的基础,攀登数学的颠峰!《小学数学练习机》里就有很多好教程。
    4、从最合适的起点开始。
    刚刚接触数学,学不懂不是孩子不适合学数学,是起点不合适。举个例子:《小学数学练习机》里有很多非常好的教程,但是里面的《秘笈》中的很多知识超前于学校的课本,如果利用的不好,很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是目前导致很多孩子不喜欢数学,厌恶数学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学习重点难点解析:
    1、巧算与速算的基本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计算是学生学习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如果能够在看似无序的算式中寻找到一定的规律,化繁为简,那么学生一定能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计算与速算是各种后续问题学习的基础。学好数学,首先就要过计算这关。
    2、认识并学会数各种基本图形:正方形、长方体、圆和立方体等是小学学习中最常见的图形。通过系统的指导,使一年级的学生能够计算出各种基本图形的个数;使学生建立起有序思维,为建立思维模式打下基础。
    3、学习简单的枚举法:枚举法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的确是有一定的困难。在数学课本中,介绍这一难题时采用数数这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便于孩子们理解。枚举法训练的重点在于有序的思维方式,学习之初将抽象问题形象化,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方式。
    4、数字的奇与偶、不等与相等等关于数论的基础知识:数论问题是后续学习中的一个重点,而这学期将要学到的:数字的奇与偶、不等与相等等无疑将会是今后学习的基础,在这里我们把数论问题分解为各种类型逐一讲解,使数学学习更加系统。
    一年级数学学习技巧
    1.学好数学,必须掌握三个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
    2。在完成主题后,我们必须仔细总结并相互推论。这样,我们就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当我们遇到同样的问题在未来。
    3.一定要得到一个全面的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且不能有偏见。
    4.学习概念的最终目的是用概念来解决具体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主动运用所学到的数学概念来分析和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5.我们应该掌握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总结,慢慢培养合适的分析习惯。
    6、要主动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利用文本阅读进行分析和理解。
    7.在学习中,要注意有意识地转移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8.为了贯穿我们所学到的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我们可以使用类比关系方法。
    9.每一章的内容都是相互关联的,不同章节之间的比较,以及前后的知识真正整合在一起,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和内容。
    10.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对相似的概念或规律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和联系,从而加深它们的理解和记忆。明确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概念,了解数学知识的衍生过程,使知识有序、系统化。
    11。学习数学不仅要关注问题,还要关注典型问题。
    12。对于一些数学原理、定理公式,不仅记得其结论,了解这一结论。
    13.学习数学,记住并正确描述概念和规律。
    14.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解放思想,把抽象化为具体,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15。对概念进行恰当的分类可以简化学习内容,突出重点,明确上下文,便于分析、比较、综合和概念。
    16.数学学习是最忌讳的知识歧义,知识点被混淆在一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学生应该学会写“知识结构摘要”。
    17.学会对问题类型进行划分和组合,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和解决典型问题,并从中总结出基本问题类型和基本规律方法。
    18.根据同一种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达到全局记忆的目的。
    19.结合各种特殊培训的特点,更多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学习他人的智慧,节省时间,提高问题的速度和质量,提高反应能力。
    20。学习数学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只要我们打好基础,就可以逐步完善。
    21。解决数学问题,关键是要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从数学思维的角度来看,使用数学法则来解决。
    22.认真听课是奠定数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根本途径。
    23.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假设法、特殊值法、整体法等。
    24、要深刻认识知识点,认真研读课本,认真倾听,了解现实。
    25.认真倾听,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背景,加深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26.当我听老师的评论时,我想先想一想如何做问题,然后看看老师的解决办法是否一样,也就是想想他们是否和老师一样。阅读并思考老师在黑板上解决问题的过程,想想他们是否能这样写,想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否有漏洞。
    27.我们要注意三点:第一,学会用笔;第二,注意课后练习;第三,分层预习。
    28.不要担心一个或多个课程的糟糕成绩。利用你的优势。他们可以帮助你重建信心,这是成功的第一个关键。
    29。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点:第一,用心观察,紧跟教学思路;第二,善于做笔记;第三,积极回答问题,敢于提问。
    30.如果你想真正的理解、认识和评价自己,要有勇气面对自己和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