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入门基础知识点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二物理上册入门基础知识点,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参考阅读!
    
    初二物理上册入门基础知识点
    第一部分 声现象及物态变化
    (一) 声现象
    1. 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 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 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 声音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 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二)物态变化
    1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3温度计
    (1)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3)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4.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① 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②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5.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 造 量程 分度值 用 法
    体温计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 ① 离开人体读数
    ② 用前需甩
    实验温度计 无 —20—10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
    寒暑表 无 —30 —50℃ 1℃ 同上
    6.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7.熔点和凝固点
    (1)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
    (3)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8.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9.蒸发现象
    (1) 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10. 沸腾现象
    (1) 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 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物理学习计划
    第一、查缺补漏
    查缺补漏的有效方法是把平时练习、单元测验、期中考题等等练习中,自己曾经做过但是出了错的题抽出来,把太难的、力所不能及的先放一边,把其他的统统认真订正,做出标记,并定期再复习。分在哪儿丢的,就在哪儿补上。这些题目比外界流行的题目更适合自己,更有针对性,更能收到实际效果。这就是“对症下药”,可以消除死角,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提高成绩。
    有的同学认为,“就是要按高考要求复习”。还有的同学认为,“就是要多见新鲜题”。他们忽略了一点:大量的低、中档题同样是高考要求。高考中也是大量采用稍加变形的常见题。所以,越是到复习的最后阶段,越要强调“回到基础上来”。也不能到处搜集新题,一味求新、求异、求难,陷入题海,反而丢掉了根本,那样不会有好的结果。
    曾经,我们有一个学生,每次考物理都不太好,经过与老师交流,他将自己所有出错的问题在一张纸上抄写下来,将纸叠成四竖道,然后在第一竖道里写一遍,过几天,再写第二遍,在考试前再做一遍,在大考再做一遍,基本上保证四遍,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在高考中,他的物理成绩达到了全班的前五名!
    第二、系统综合
    把所掌握的知识和重要的方法加以浓缩,勾选提要,整理有序,在需要的时候能迅速提取,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在考场上,这同样是一种用于竞争的实力。如果对学过的大量知识和作过的大量练习不加以总结,脑子里就像一个杂乱无章的仓库,装的货物越多,就越难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到了收获的季节,要争取颗粒归仓。要整理所学过的内容之间的横向、纵向的联系,把各种不同事情中共性的东西抽出来。系统综合就是能用自己的简练的语言概括、复述这些有关的内容。
    系统综合的办法之一是做“备忘录”。对于每个学科,把最主要的概念和规律、公式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重要的方法,易混淆的问题,典型的例题和自己的主要经验教训,整理出来,用2张8开大小的白纸写下来。这样就把自己认为最要紧的事,最应时提醒自己注意的事,最容易忽视而出问题的地方,经过自己的加工,有了清晰的认识。加以浓缩、整理、记录,成为一个时时可以方便查阅的“备忘录”。要指出的是这个“备忘录”篇幅不能过大,应限制在8开纸2张之内甚至更少。越是到最后复习阶段,越要从一大堆书、一大堆笔记、一大堆篇子中解脱出来,必须完成由多到少的转变。这是提高应试能力的一个关键。特别是临考之前,稍微用一点时间认真地把“备忘录”看一遍,就相当于把这个学科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复习,这是一个值得推荐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初中物理学习技巧
    1主动和独立
    身心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的同学,能够在课前主动预习,发现自己学习的困难点,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大脑要高速运转,对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要自己去考虑,主动发言,不要等老师去“灌输”。在学习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学会对知识进行梳理和重新整合,把杂乱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将它变成自己的东西。
    一定要独立完成作业。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熟能生巧,这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2规律是学习物理的关键
    物理规律是人们通过长期努力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结论,必须深入领会,加强理解,为了帮助记忆,我们通过口诀方式归纳如下:
    1、弹簧秤原理:弹性限度是条件,伸长缩短很关键,变化包括两方面,外力可拉也可压。
    2、惯性定律:不受外力是条件,保持匀直或静止,平衡效果合为零,相当没有受外力。
    3、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浸在液体中,要受浮力不密底,排开液体的重量,ρ液乘以gV排
    4、功的原理:任何机械不省功,总功有用额外和,对物对功才有用,机械绳重摩擦额。
    5、杠杆平衡条件:静止不动匀转动,力乘力臂积相等,支点受力画力线,作出力臂是关键。
    6、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角等,成像都是虚像的,物像镜面对称轴,镜面凹面均适用。
    7、折射规律:两种媒质密不同,三线共面角不等,密度大中角度小,垂入射很特殊。
    8、欧姆定律:同一导体同状态,电压电阻定电流,电阻导体本属性,材料长短粗细温。
    3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物理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所以平时我们“遇到复杂问题要绞尽脑汁、尽可能想出多种解决方法,从中选用最简单的方法去作答”。
    有不少同学在平时学习中形成了匆匆审题,匆匆做题的习惯,结果导致在匆匆中“匆匆出错”。这部分同学应该静下心来,打开思路,扩展思维,多想办法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做题效率,从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