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基础学习方法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想要提升语文水平,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三语文基础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语文基本的学习方法
    现代文阅读的考点如修辞、句式等,其具体要求可以翻阅《考试手册》,明确考点对答题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阅读的考点是依托于文本呈现的,因而对文章的理解是答题的关键,而阅读理解的能力是通过平时的大量阅读逐渐养成的,所以在高三课业较重的情况下也要尽量抽出一部分时间来阅读,一是培养阅读能力、二是积累文学素材,阅读材料的篇幅和内容可与考试文章相仿。
    文言文阅读需要记忆的知识点相对更多,实词、虚词、通假、文言句式等等。文言文的各个知识点必须要在课文中理解和掌握,然后通过练习加以巩固,方能熟练的运用于文言文的答题。
    诗歌鉴赏对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对整体把握和感悟的能力也要求更高。复习这部分时,要熟悉一些诗歌的基本常识和作家作品的风格流派等内容,还有一些诗歌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方法,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托物言志等,并结合具体诗歌理解这些表现手法的形式和作用。在做题时,依然要明确考什么,是词句的理解还是诗歌的整体感悟,然后有的放矢的答题。平时要多读多背多积累。
    作文一看立意二看文采,并且更注重前者,审清题目是关键。而立意和文笔都需要平时阅读和练笔的积累,并且前者还需要对社会和生活的关注和思考。此外,对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的呈现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如在文章中引用诗歌和文言名句,列举与文章主体相关的历史人物的事例,可以拓宽文章的历史纵深感和文学性,一例就可看出不仅要平时的积累,也要在考试中着意呈现。另外用词丰富、句式灵活多变也增加文采。
    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方法和口诀》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
    三、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高三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的方法
    一、找准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有些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如《俭以养德》;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如《谈骨气》一开头就提出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篇末;有些文章则是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如《想和做》;
    也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这就需要读者从诸多的信息中筛选提取,归纳概括。
    二、分析论据
    论据是被论点统率,为论点服务的。
    常用的论据有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①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
    ②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的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警句等。
    三、明确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四种:
    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②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做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论点。多数议论文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四、分析文章的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论———结论)。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看开头提出了什么问题,是从几个方面分析论证的,其中着重论述的是哪个方面,再进一步研究这么安排的道理。
    五、分析议论文的语言
    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
    议论文的语言往往概括性强,利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例如《俭以养德》中“俭以养德”,意思是要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品德。它内涵丰富,警策动人,只有联系作品背景和全文内容,才能有较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