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心得感悟_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论文


    所谓心得就是工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亦可以称作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一种日常应用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一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比较简单。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心得感悟_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论文,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心得感悟【篇一】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采访归来的日子,每当我抬头仰望,脑海中就情不自禁地浮现出郑州机场上方那一片浩瀚的天空。是的,天空是宽阔的,展露着云卷云舒的大千气象,正如同这个时代蓬勃而出的万千景象、熙来攘往,也正如同“空中丝绸之路”所彰显出的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使人体会到时代的宏大、世界的广阔和生活的丰沛。
    人们常说,眼到、心到、情到,才能意到、笔到。在到达郑州机场之前,我曾经在心里对即将进行的采访作出种.种预想。但是,无数预想都远不能描述出真实场景所带来的感动。一组又一组生动的人物群像,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奋斗故事,一幕又一幕鲜活的工作画面,特别是永远忙碌不已、办理业务的营业大厅,总是满载货物、来回穿梭的叉车,还有那堆满货物、灯火通明的西货站,以及奔忙其中的工作人员,那种时时延宕而出的在场感,令我深切体悟到一股深藏在时代浪潮之下的生生之气,久久萦绕在心。
    无数个平凡普通的人,他们把个体的梦想融入中国梦的洪流,把个人生命记忆与时代记忆交叠在一起,用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托起了一条跨越欧亚大陆的空中飞桥,不仅拉近了世界的空间距离,还拉近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心灵距离。劳动者才是时代的英雄,他们用青春和汗水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在用心用情用功书写伟大时代的同时,不能忘记了这些默默无闻的奉献者,特别要注意从平凡生活中去发现奋斗和伟大,把美好激荡的瞬间记录下来,把镜头更多地对准他们,把版面更多地留给他们,用智慧和真情把精彩的新时代中国故事讲得更生动、更灵动。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心得感悟【篇二】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采访活动是xx和祖国的一次特殊的“亲密接触”,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记录祖国这70年的风云变幻,如何更加准确地去做一名时代的记录者。
    总书记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这“四者”便是xx始终怀有赤子之心的“保鲜剂”。
    这次三沙的采访活动,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xx增强“四力”的重要性。只有迈开腿,让双脚沾满泥土;俯下身,让双眼发现美好;握紧笔,让双手触摸时代;勤思考,让文章满含深情,才能获得鲜活的素材、生动的细节,也才能够捧出冒着热气、温暖人心的感人之作。
    我们常说,要想新闻作品好,一定要到现场去。xx要一直在路上,走得足够勤、走得足够远才能为读者还原真实,才能做一个无愧于时代的记录者。“脚力穷时眼力通”,xx要有过人的观察力,要见人之所未见,细微之处现功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看似平常的新闻作品中发现点睛之处。xx更要有三思而后行的深沉,要在一个新闻事件中冷静思考、去伪存真、多方求证,才能拨开云雾见月明,才能守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力透纸背非人功”,好的笔力绝非一朝一夕练就,xx要对自己的新闻作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只有笔耕不辍才能写出有说服力的作品。
    在这次采访活动中,我深刻认识到xx要勤练“四力”,方能成为“四者”,汗水是xx的“墨水”,沾满泥土的双脚是对xx的褒奖。因为热爱,所以值得。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心得感悟【篇三】
    基层蹲点回来已经一个月了,仔细想想这一趟时间虽短,印象还是挺深的。作为一个在南方长大的人,第一次不是在电视里看到耕地机在一望无际的土地上播种的画面,要知道在南方山城,平坦的地都不多,更别说那么大一片平整的耕地了。
    我们的调研报道《从“暴风骤雨”到晴空万里》发表后的第7天,收到尚志市委宣传部某干事夸奖,他说:哎呀,你们把我们元宝村写这么“火”咋整呢?
    我被他说话的语气逗得直乐,学他说话:哎呀,那有啥呢?你们大城市元宝村一直都很“火”啊。
    我查阅了元宝村早年的资料。清朝同治年间,山东、河北一带灾荒连年,许多难民纷纷下“关东”,其中有的来到珠河(今尚志市)山区的丛山密林中,在地上种庄稼为生。到了秋天粮食丰收了,地主就带人来收租,等交完地租粮食已所剩无几。到了日本伪军统治时期就更惨了,元宝屯农民一贫如洗,这里就因为穷到连裤子都穿不上,而成了远近闻名的“光腚屯”。这样恶劣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共产党来到元宝村,土地革命在这里开展,《暴风骤雨》在这里创作,土改第一村在这里诞生。
    查完历史资料,我好像找到了“火起来”的答案,它的“火苗”是共产党的土地革命带来的,是我们党的红色基因点燃的。
    学习党史专业的我,思维很自然地从党史的角度发散开来。在我们党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这样类似的默默无闻的地方变得闻名遐迩。这些地方,原本都是名不见经传的,甚至是贫穷的、落后的,因为与我们国家的发展有了偶然的联系,成为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休养生息的落脚点、建功立业的沃土。于是,也就成为了后人敬仰的地方,必然的“火起来”了。
    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东西南北之分,有山川水流之别,也有风俗人情之异,但是,我们有共同的领路人——中国共产党,共产党领导着全国人民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今后,会有越来越多这样类似的地方“火起来”。它们的“火”,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心得感悟【篇四】
    我压根儿都不敢相信,二十年来,我把老家的住房拾掇了一回又一回,到如今,竟然离开了一次比一次好得多的乡下老家,举家住到了县城安居工程的保障房里,享受着城市人的生活。
    如今,我依稀记得在住房上曾经的奋斗历程,曾经的变迁喜悦:
    1991年结婚的时候,我借住在只有两间平房的三弟家里。何谓斗室?那就是,不足十二平米的婚房,仅能支一张床子,摆一个写字台,一个大立柜。也就是在这一年的暑假里,我和妻子东措西借盖起了我们自己的两间平房:清水墙、砖垫地、玻璃窗子、中式门,苦累了大半辈子的父母看到自家的三个儿子都有了自己的房子,而且宽宽展展,里外一新,心里乐开了花。
    时隔十年,即2001年,我盖起了两间两层的后房。在粉刷的时候,妻子与我商量,把前房的清水墙拉毛,把街门换成大铁门,把砖垫地改造成水泥地面,我慷慨应允。毕竟这个时候,我的经济状况好了许多,村里一家一家的房屋都是这么翻新的。再说,我家的后房已是外墙贴瓷,地面镶瓷,不锈钢栏杆,屋内吊顶,够洋气的。前房是门面,也太寒酸,太不协调了吧!粉刷工人按照我们说的一一做了。正在上初一的儿子说,“爸,妈,咱这房很不错了……”
    “啥不错了?人家都想着在外边买房。到你订婚结婚的时候,咱这房还不知道有多落后……”妻子还没等儿子说完,有感而发了一通。
    我不置可否,静观其变,顺应形势吧!
    又过了十年,2011年,妻子突发奇想:“咱把屋子再拾掇一下吧?”
    “咋拾掇?不会是拆了重盖吧?”
    “我是这么想的。”妻子很有见地地说,“后屋就不动了,前房外镶瓷,内粉刷,地面镶瓷砖,把铁门换成再大一点的……”我想想也是,前房毕竟二十年了,那时因为经济紧张,物资缺乏,砌墙、粉刷都是水泥少,用白灰代替,而且白灰用的也不是足量,这些年下来,墙皮出现了多处蓬松脱落现象,尤其是那拉毛墙最容易脏还不好打扫,就是过年贴对联浆糊粘不住,胶带纸贴不上。儿子也二十岁了,一旦买个小车,要停放到门道里,进门先是个问题。我同意了妻子的想法,说干就干,钱已经不是多大个事儿,万儿八千罢了。
    刚刚完工,安居工程保障房申购开始了。这可是国家和政府为一线职工解决住房的大举措,机会难得。我与妻子商量,是否购买,她毫不犹豫地回答:“买,一定买!多好的事儿呀!过了这村可能就没这店了。娃大了,总得为娃着想……”
    我一想也是,想当年,自己订婚的时候,家里弟兄姊妹多,人家一听只有两间鞍间,外带一间厦子灶房,就拜拜了。我总不能让孩子再有我的那种遭遇。主意已定,兄弟姊妹你一万,我三万,加之我几年的积蓄,同学朋友的支持,顺顺当当地交了房款。
    也就是在这当儿,有人给孩子提亲了,俩娃一见面,感觉不错,谈了一年多,双双大人没意见,俩娃订婚、结婚,住到了新买的住房了。为了照看孙孙,我们老两口也搬住到了城里。
    这些年,政府出资修建了我们村与临村之间的水泥路,打了水泥街道,安装了路灯,有了自来水,有专门的保洁员扫街,挨家挨户收垃圾……这是人老几辈谁也想不到的好事,宜居环境在我们乡下成了现实。前不久,闲置的乡下房子租出去了,满院的花草也有人打理了。
    现如今,无论是在乡下,还是在城里,我都心满意足,喜不自胜。看着人们翩翩起舞的身姿,听着悠扬激越的乐曲,感受着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不止一次地发自心底地说:“感谢共产党,感谢人民政府,感谢新中国。”至此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写成此文,以表我满腔的感激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