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一必修二笔记人教版


    高一地理要想学好并不是靠简单的死记硬背,怎样学好呢?这里小编收集了一些关于高一地理学习的方法,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地理高一必修二笔记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高一必修二笔记1
    1、浙江嘉兴的城市形态,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我国清末大运河淤塞,加之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
    2、交通运输布局影响商业网点。
    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于平原地区。为什么?(见课本) 商业网点位置: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在市区环路边缘或高速公路沿线,批发为主。
    3、环境问题产生:(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
    4、 生态破坏问题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和能源资源 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环境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相关,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
    5、环境问题的表现: 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者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还将一部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哪些?
    6、可持续发展: (基础)(条件)(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能根据材料合理选择)
    7、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工业、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基本途径分别为清洁生产、生态农业。
    8、南亚、东南亚地区,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气候区 区位条件:季风区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劳动力丰富、人均耕地少,粮食需求大、水稻单产高。 特点: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一大一小一高三低日本除外,日本的机械主要为小型机械)
    9、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这些国家一般是家庭经营。我国东北和西北也有这类农业,农场一般是国营的。
    10、乳畜业:随着城市发展而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农业地域类型。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 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特点: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地理高一必修二笔记2
    1、(1)我国的成都、合肥城市形态呈团块状,兰州、洛阳呈条带状,重庆呈组团状。
    (2)城市中的一般功能区有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兼有其它
    (3)土地利用方式最广泛的功能区是住宅区,一般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 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 高、大、外、全、美
    (4)商业区多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线状分布。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还形成中心商务区,它不但是商业活动中心还是服务中心。
    (5)工业生产有大量运输要求,应寻求靠近交通便捷的地带。
    (6)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态有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7)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寸土地用于那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而影响地租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两个方面。
    2、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定的等级,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工厂外迁的原因:降低成本(主要),保护环境(次要)。 不同等级的城市提供服务不同:如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范围小。
    3、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产生了城市化发展的拉力和推力。(举例,课本P32)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比重。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现象,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 城市化的三个表现或标志:
    4、各国城市化水平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呈稍被拉平的“S”型
    初期阶段(25%~30%以下):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加速阶段:城市化推进很快,城市环境问题严重,出现郊区城市化。
    后期阶段(60%~70%以上):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慢,有些地区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后期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在初期阶段和中期阶段。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过快的城市化就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
    5、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
    (1)改善城市环境,加大绿化建设,提高居民绿化意识
    (2)改善城市交通居住条件
    (3)控制城市规模,开发新区,建设卫星城
    6、下列各种工业根据主导因素不同将序号填入相应的导向型工业:
    A.家具制造业 B.啤酒厂 C.制糖业 D.罐头加工厂 E.有色冶金业
    F.电子装配厂 G飞机制造业 H集成电路工业 I普通服装工业
    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动力导向型、 廉价劳动力导向型、技术导向型。
    7、鞍钢区位选择考虑的主导因素 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宝钢考虑的主导因素接近消费市场,交通便利。(参考课本P59图4.3)
    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煤炭—铁矿—沿海。(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与意大利塔兰托、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鲁尔区的钢铁公司建在荷兰的海边)
    8、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 污染大气的工业: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避开冬夏季风对吹的方向。(不管什么风向,只要不让受污染的大气影响到居民区即可,根据题目灵活选择) 污染水源工业:布局在河流下游,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9、工业集聚的好处是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和协作,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大型工业形成的工业地域往往发展为工业城市,如我国著名的石油城大庆、钢铁城鞍山、汽车城十堰。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往往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可以有生产工序或空间上的联系。
    10、传统工业区,例如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 (早优重大久)
    地理高一必修二笔记3
    1、决定自然增长的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时间和空间均不平衡。
    时间:不断增加(总趋势),不同时期特点不同,20C世界人口快速增长。 空间:发达国家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增长迅速。
    3、世界人口增长地区分异
    增长数量低到高:亚、非、拉美、欧、北美、大洋
    增长速度低到高:非、拉美、亚、大洋、北美、欧
    2002人口前10名:中、印、美、印尼、巴西、巴~坦、俄、孟、尼日~ 人口逐渐减少者:俄、德、日、匈
    4、影响人口增长因素:生产力及经济水平、科教文卫/政策、宗教、人口基数。
    5、人口的迁移分类及特点
    (1)国际人口迁移——按是否跨越国境划分
    (2)国内人口迁移——按是否跨越国境划分
    (3)农村→城市,城市→农村,农村→农村,城市→城市——按迁移方向划分
    6、人口迁移的意义
    迁出地:缓解人地矛盾,减轻人口压力;造成人才流失,农田荒废。
    迁入地:解决劳动力不足,促进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环境/住房等问题。
    意义:调整人口分布及余缺,加强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促进发展/缩小差距。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源、矿产。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水平、交通通讯、婚姻家庭、文化教育。
    政治因素:国家政策、政治中心的转移、战争
    个人需求变化(往往起重要作用)
    8、环境承载力:环境可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研究某种资源与人口的关系)。
    9、环境人口容量:某地在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条件下,利用资源及其他条件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研究某一地区整体环境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10、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资源(首要因素):正相关
    科技水平:正相关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水平:负相关
    高一地理的学习方法
    学会阅读课本,掌握科学方法
    地理课本是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使用好地理课本呢?首先要读懂,明白书中讲了些什么。其次还要注意读出知识网络。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其中任何一个地理要素的改变,都可能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变化。学习地理应理清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头脑中形成这一地域的知识网络。最后还要学会梳理知识。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或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或相似性。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点,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对比差异性,找到相似性。如我们在学习印度和巴西时,就可采用这种方法。印度和巴西都是位于热带的临海国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优质的铁矿资源丰富;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并且首都都不是全国最大城市。
    如何做到理解:
    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
    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
    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
    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3、}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如:
    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
    5.抓住异同,对比记忆
    抓住地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进行记忆也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例如长江和黄河是我们著名的两条大河,它们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运用对比的方法去记忆关于长江和黄河的知识是比较合适的。
    地理高一必修二笔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