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1
    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设计注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动手实践,自主学会新知。
    1、猜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复习课正式开始前,教师先让学生猜一则有关人民币的谜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2、活动灵活多样,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认一认、换一换、算一算”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对人民币的面值、单位间的进率和简单的计算进行系统的复习,加深印象。
    3、在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解决人民币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人民币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复习课开始之前先来猜一则谜语。(课件出示)
    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纸、买玩具,哪样都要用到它。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什么呢?
    生:钱。
    师:我们用的钱又叫什么?
    生:人民币。
    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复习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板书: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导入复习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复习整理
    1、复习人民币及单位之间的进率。
    (1)呈现问题,学生独立思考。
    ①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②从高到低是怎么排列的?
    ③这三个单位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2)交流汇报,教师整理板书。
    ①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②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元、角、分。
    ③这三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也可以表示为10角=1元,10分=1角,100分=1元。
    2、复习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及币值的大小比较。
    (1)创设情境:文具店的货架上摆着一本日记本3元4角,一块橡皮5角8分。
    (2)提出问题:3元4角=( )角。
    ①指名汇报。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③师生共同小结:因为1元等于10角,3元就等于30角,所以3元4角就是30角+4角=34角。
    ④练习:5角8分=( )分。先让同桌间交流想法,再指名汇报。
    (3)47角=( )元( )角,76分=( )角( )分。
    ①让学生说出思考过程,教师加以引导,如47角可以分成40角和7角,因为10角等于1元,那么40角就等于4元,7角不满1元,所以47角=(4)元(7)角。
    ②练习:76分=( )角( )分。
    (4)比较大小。
    ①8元○79角。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说出理由。
    ②10元○97角。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解决关于人民币的简单问题时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策略,指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
    三、教学准备
    学具:书籍封面的图片纸。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题意
    1、出示情境。
    教师:玲玲和妈妈在书店看到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可是零用钱只剩下13元了,妈妈也没有带多余的零钱。于是,妈妈就跟玲玲说:“我们今天先买两本书,你就把13元正好花完吧,没有买到的书,我们下次再买。”玲玲这下有点犯愁了,该买哪两本书呢?同学们快来帮帮她吧!
    2、理解题意。
    出示问题:用13元正好可以买哪两本书?
    教师:谁来读一读?
    (预设)学生1:语气平淡,没有突出“正好”。
    学生2:突出“正好”。
    教师:有同学突出了“正好”两个字,那么“正好”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学生1:生活中的意思是不多也不少。
    学生2:这道题中“正好“的意思是把这13元都花完,不剩钱。
    3、揭示课题。
    教师:玲玲该怎么选书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问题,寻求策略
    1、在尝试解决问题中获得方法。
    教师:请你拿出第一张纸,用你喜欢的方式独立完成。
    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老师巡视监控,收集学生信息。
    (预设)学生会出现不正确答案:5+7=12(元)或6+8=14(元)。
    教师监控:
    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审题,重点理解“13元正好要花完”的意思。5+7<13,说明有剩余;6+8>13,说明超出了13元,只能等于13元。
    教师引导学生把错误的算式变成对的。例如:
    在算式5+7=12(元)中,把5换成6或者把7换成8。
    《认识人民币》第5课时 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第5课时 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第5课时 教学设计(2)
    《认识人民币》第5课时 教学设计(2)
    (预设)学生依据单价找书的名称;依据总价找到缺失的书价钱,并找到书的名字,最后修复账单。
    小结: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依据条件逐步推理出结果。
    (三)回顾总结
    1、这节课上,什么知识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2、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策略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如,一把锁只能用配套的钥匙开门,如果有很多把钥匙,那么哪一个是配套的钥匙呢?我们通常会逐个尝试找到配套的钥匙,这个过程就是“尝试——调整”策略。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3
    教学内容: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2~56页,例1、例2、例3、例4,练习十二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人民币的形状、颜色、图案等认识人民币。
    2、理解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
    理解l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准备:
    人民币学具、硬币、课件
    教学过程:
    认识1元以下的人民币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
    1、认一认
    (1)利用手中的人民币学具,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可以两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2)看书53页的例1,认识更多的人民币。
    (3)认真观察观察人民币的正反面都有什么?
    2、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些人民币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3、人民币的单位有( )、( )、( )
    三、自我探究
    1、分一分
    (1)用你的喜欢的方法给人民币分分类。
    按质地分
    按单位分
    2、换一换
    (1)换钱游戏:(有小组内换一换)
    一张2角可以换_____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_____个1角。
    1元=______角 1角=______分
    (2)一人拿一元钱,另一人拿等值的钱交换
    (3)一件玩具要花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找出多种方法并优选出最简便的)。 提示:人民币是国家的象征,要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另外 人民币因为很多人都用过,上面难免留下病毒与细菌,所以为了保障大家的健康,要养成用完人民币及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四、课堂测评
    1、人民币的单位有( )( )( )
    2、9元=( )角
    80角=( )元
    1元=( )张2角
    1元=( )个5角
    5角=( )张1角和( )张2角
    3、完成48页做一做2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针对性作业
    课本第55页第2、3、4、5题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 角 分
    一元=10角 一角=10分 10分= 1角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4
    设计说明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人民币,所以对人民币并不陌生。在教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让学生尝试把人民币进行分类,在这一过程中明确人民币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然后根据教材提供的关系图,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兑换。
    2.在教学时,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意识到人民币的作用,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就是爱护我们国家的教育,让学生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从小养成存款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教材使用)
    学生准备 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若干(教材使用)
    教学过程
    ⊙出示情境,导入新课
    1.铺垫。
    课件出示教材52页4幅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说说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购买文具、买票、买报纸和存零钱)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用到了什么?(人民币)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都要用到人民币。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象征,爱护人民币也就是爱护我们的国家。同时我们也要合理使用人民币,养成存钱的好习惯。
    2.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看看它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主题图,列举出使用人民币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人民币在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让学生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
    ⊙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课件出示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你们能认出几种?是怎样识别的?
    学生说出这些人民币的名称和识别的依据。
    (根据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颜色、图案等可以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对人民币进行分类,深化认识。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能否对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分类,汇报交流。
    预设
    生1:按质地分,可以分为硬币和纸币两种。
    生2:元的是一类,角的是一类,分的是一类。
    生3:还可以按上面写的年份分类。
    ……
    学生汇报完毕后教师小结:用纸张做的钱币叫做纸币,用金属做的钱币叫做硬币。(板书:纸币、硬币)按照人民币的单位分类可以把钱币分为三类,即分别以元、角、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板书:元、角、分)同一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是等值的,如1元纸币和1元硬币是等值的,1角和5角的纸币和硬币也是如此。
    3.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认识元和角之间的进率。
    师: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老师要和同学们做一个“换钱”的游戏。
    师(出示一张5角纸币):如果你用1角纸币来换老师的5角纸币,你应该用几张?(5张)
    师(出示一张1元纸币):如果你用1角硬币来换老师的1元纸币,你应该给老师几枚1角硬币?(板书:1元=10角)
    师:还是换老师的1元纸币,请你选任意面值的人民币来换,并分别摆一摆,看用几张纸币或几枚硬币。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摆出几种情况之后,教师小结:不管用哪种面值的人民币来换,所换的人民币的总数都是10角,也就是1元。(出示教材例2中的左图)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5
    一、关于教材:
    1、教学内容:教科书46-48页
    2、教材简析: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先①集中学习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通过换算人民币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位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是一样的。②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教学,让学生在认识元的基础上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十进位关系,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③创设“文具小超市”购物活动,同时开展主要用元为单位的人民币进行买卖的购物活动,让学生认识1元=10角。
    3、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②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③进一步学习分类方法。
    ④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⑤教学重点: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种类,说明这些人民币在我国商品交易中占主导地位。
    ⑥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怎样让他们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我设计了二个环节:(1)拿10个1角的硬币去买一把尺子,但我又怕硬币掉,你能替我想一个办法吗?让他们通过换钱自己找出1元=10角的换算关系。(2)我有10个1分的硬币,我想买一块橡皮,橡皮1角钱一块,我能买吗?让学生认为能买,从而认知1角=10分。
    二、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四、关于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全面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
    2、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①1张2角可以换几个1角?
    ②1张5角可以换几个1角?
    ③我拿10个1角的硬币去买一把尺子,但我又怕硬币掉,你能替我想一个办法吗?
    让学生自己找出1元=10角的十进位关系。
    ④我有10个1分的硬币,我想买一块橡皮,橡皮1角钱一块,我能买吗?让学生认为能买,从而认知1角=10分。
    这么多钱,拿出5角怎么拿?(不同的拿法)
    ⑤很多的东西想卖给你,1元2角钱,怎么买?(不同的买法)
    ⑥阅读课本,质疑问难?书上47页印的人民币和我们用的人民币有什么地方不同?学生能找出书上印的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条红色斜线,为什么会有斜线呢?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书上印的人民币是样币,是给我们看的,是不能使用的。
    3、实践活动:文具小超市。
    4、课堂小结,你学会了什么?①认识了人民币;②怎样换钱;③知道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④学会了怎样买东西。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