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课程必学的知识点


    学习是一架保持平衡的天平,一边是付出,一边是收获,少付出少收获,多付出多收获,不劳必定无获!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勤奋至关重要!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历史课程必学的知识点,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高三历史课程必学的知识点1
    一.背景
    ①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困境。
    ②当时的美国胡佛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③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始推行新政。
    二.内容
    ①整顿财政金融②实行工业复兴法③调整农业生产④实行社会保障,推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三.新政特点:
    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四.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加速了生产力的恢复。
    ②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人民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缓和了阶级矛盾,避免了法西斯势力的上台,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④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
    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权力来自国王,和议会发生矛盾。
    过程:1640年—1688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2.《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背景:
    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取得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内容: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
    意义: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影响:
    “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①内阁的含义:内阁原来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来指决议国家大事的行政班子。
    ②首相制度的形成。18世纪,内阁的首脑“首相”取代国王主持内阁会议。国王逐渐退出内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从此成为一种象征。第一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
    ③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④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让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就是理所当然的首相。
    ⑤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度确立。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①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②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③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使英国走上资本主义民主化的道路;
    ④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世界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
    高三历史课程必学的知识点2
    1.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这样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西周宗法制的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赢政规定封建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皇权至上
    4、秦朝时,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掌军事。
    唐朝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宋初,中书门下是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
    元朝在中央,以中书省为行政机关(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5、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郡国二制并行。
    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大部由中央掌控。
    元朝除河北、山西、山东归中央的中书省管,其余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6、明朝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中书省和丞相,杀丞相胡惟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史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7、皇太极设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很大限制;康熙帝亲政后,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雍正帝时,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8、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有得于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等。
    消极:皇帝既是立法者,又是行政长官和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
    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总之君主专制的加强,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高三历史课程必学的知识点3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
    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权力来自国王,和议会发生矛盾。
    过程:1640年—1688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2.《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背景:
    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取得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内容: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
    意义: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影响:
    “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①内阁的含义:内阁原来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来指决议国家大事的行政班子。
    ②首相制度的形成。18世纪,内阁的首脑“首相”取代国王主持内阁会议。国王逐渐退出内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从此成为一种象征。第一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
    ③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④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让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就是理所当然的首相。
    ⑤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度确立。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①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②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③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使英国走上资本主义民主化的道路;
    ④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世界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