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五知识点


    学习计划是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及学习方法等诸方面因素的有机融合,通常具有致力于发展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巩固学习优势等功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必修五知识点,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高二政治必修五知识点1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自己的事情,使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一、村民委员会
    1、村民委员会含义: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2、村民自治的内容:
    ①自己选举当家人,使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
    ②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和管理。
    ③村民自制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使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行为,用民主办法管理村里事务的有效途径。
    ④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
    二、居民委员会
    1、居民委员会含义: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2、作用: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3、居民自治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干部有居民民主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和质询。
    4、意义: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微观反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三、中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
    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高二政治必修五知识点2
    一、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的含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注意: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物质形态。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运动
    (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特性。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方_: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方_: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意识的本质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2)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总之,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四、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②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五、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2、方_:(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2、重要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怎样做到: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七、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变革社会的实践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八、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变革客观对象的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产生新要求;实践提供更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注意: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认识的内容是客观事物。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参与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学习间接经验。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2、方_: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九、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
    (3)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2)方_: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高二政治必修五知识点3
    1.文化现象的特点有哪些?
    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人人都有;形式多样,不同区域各具特色。
    2.什么是文化?它分为几方面内容?
    (1)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内容:
    ①意识形态: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也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②非意识形态:如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
    (3)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3.文化有哪些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文化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有文化。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5)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4.文化的作用有哪些?
    (1)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当代社会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3)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当代社会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5)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6)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什么?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注意:经济决定文化,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文化可能会超前或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2)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当代社会,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4)当代社会,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6.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如何?我国又当如何应对这种国际形势?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我国的应对措施:
    ①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②提高国家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③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发展中国家必须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