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分养生原则介绍
说起春分人们觉得有些陌生也有些熟悉,这个节气是清明之前的节气,代表了将春季平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春分养生原则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年春分养生原则介绍
食物的阴阳互补
食物分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需要添加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凉;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菜肴,配上蛋类等滋阴食材,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多吃时令菜
每个季节都有符合其气候条件而生长的时令菜,得天地之精气,营养价值高。吃有养阳功效的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豆芽、豆苗、莴苣等食材,有助于活化身体生长机能;而食用桑椹、樱桃、草莓等营养丰富的晚春水果,则能润肺生津,滋补养肝。
当然,除了注意膳食外,养生的关键还是提高自身免疫力。在思想上要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起居方面要坚持适当锻炼,保持正常睡眠时间。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促进血液系统循环帮助维持机体平衡,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
春分天气状态不稳定,早晚气温偏低,对于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和高压力状态下的“亚健康人群”,要注意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未病”。如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可利用居住环境进行简单的健身运动。
食酸增甘以养脾气
据悉,关于春天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中医也有很多讲究,俗称吃“春”。专家建议,在这个季节,可以多吃一些红枣等养脾的甜食,还有蜂蜜、韭菜、菠菜等,少食酸和辛辣食品。此外,每周应至少补充3次坚果类食品,如核桃、花生、杏仁、桃仁等,有助于提神去燥,除瘙痒等。而在每日的午餐,也适宜补充炖汤食品,如胡萝卜排骨汤、白果乌鸡汤等,既可补充人体在季节过渡中需要的水分,又可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增强人体抵抗力。
注意养肝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春应于肝、夏应于心、长夏应于脾、秋应于肺、冬应于肾。春季是肝病的高发季节,需要注意养肝,协调肝的阴阳平衡。甘味食物能补肝益肾,如枸杞、核桃、花生、大枣、桂圆等。而酒会伤肝,春季更不宜饮酒。泡点菊花茶、薄荷水能起到清除肝热的作用,或是饮用电解质丰富的饮料,如宝矿力水特,也是春季的佳饮。
春分适合做什么
春分祭扫
我国部分地区有扫墓祭祖的习俗,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
放风筝
放风筝是踏青的保留节目。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鹞”和“鸢”都是鹰类猛禽,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后来,风筝的形状各异,春天放的多半为燕子风筝。
举办花朝节
从古代习俗来看,民间花神的生日与春分十分接近。所以为了纪念花神,民间会举办“花朝节”,俗称花朝。趁着这个鲜花盛开的时候,选择举家出游赏花,别有一番趣味。
吃春菜,喝春汤
自古“春分”有吃春菜的风俗,“春菜”指的是一种野苋菜,又被称为“马齿苋”。春分那天,人们到田野中采摘春菜,回家“滚汤”,名曰“春汤”。有谚云:“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这个习俗反映了人们最朴实的愿望。
春分到底分了什么
惊蛰的雷雨还没有走远,一转眼就要到春分。春分,甫一念出仿佛就有种春雨纷飞的朦胧感觉。唐代元稹有《咏廿四气诗》,其中有关于春分的句子:“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说的就是这烟雨蒙蒙的景致,顺带将“电影”这么个时髦的现代词,穿过时间传送到我们面前——当然,诗里说的和如今说的绝不是一回事。
春分的特别之处,也并不全是和“雨处行”相关。学过地理,我们都知道,春分最大的特点在于一个“分”字,而且还是平分。如一句民谚道,“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在每年春分(以及秋分)的这天里,物候阴阳相半,昼夜平均,寒暑相平。
然而,按照中国自有的历法,“春分”的“平分”之意,还不只是指昼夜。在中国最早的物候历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还提到“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也就是说,到了这一天,便代表着整个春天已经过了一半了。
一年有三百六十多天,却只有春分、秋分从名字上标明了“平均”之意,所以中国古代向来对这两个日子也格外重视。一直到清代,还有文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所谓国典,就是只有帝王才能操持,平民百姓不能僭越。日月分别掌管一天的昼与夜,帝王选择在这一天祭拜日月,是一种虔诚庄重的国家仪式。
不过摒去人间的仪式性,从节令本身看,二分日也是极有趣味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中国最早的物候历法,里面写道:“初候,元鸟至。”元鸟就是燕子,古人认为这种鸟“春分而来,秋分而去”。禽鸟特意挑选一年中如此特别的两天往来,颇具性灵味道。
春分是春天最“正中”的一天,如唐末宋初徐铉的诗《春分日》云:“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有人认为,春分和秋分对古人之所以如此特别,恐怕也和它这“正中”的地位有关。
我国自古贵和尚中,国家是“中”国,民族是“中”华民族,别看“中”字写法简单,在浩如烟海的汉字中,这个字可称独特。宋儒朱熹在他的《近思录》中记录过这么一则对话:“‘时中如何?’曰:‘中字最难识,须是默识心通。且试言:一厅则中央为中;一家则厅中非中,而堂为中;言一国,则堂非中,而国之中为中。’”在不同的场合,“中”都是不同的,只能心中意会,不可言传道明,可见其中深奥的讲究。
在为人处世的引申义上,则可举四书里的《中庸》为例。“中庸”之道被古人称为“中道”,长期以来,都被中国人奉为修身做人的基本准则。“中庸”二字解释起来,最通俗的解释就是“掐头去尾只取中间”,在人,就是为人处世“不偏不倚,无过也无不及”;在物,就是中轴线;而在节气上,便该是春分和秋分了。
进入春分时节,春天里的一切景致,窗外青色的浓度,也到了恰好“居中”的时节。宋代苏轼写过一首《癸丑春分后雪》的诗,曰:“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苏轼观察细致入微,诗句的确最能涵盖我国各地春分时节的模样:雪渐见稀,桃李半开,梅花未腐,柳絮漫飞,时而乍暖,旋即又寒。所谓“造物难料”,意思是,大家还是备着“倒春寒”时穿的衣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