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知识不象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果,举手就可以摘下来。获得知识的钥匙只有一个,那就是勤奋。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1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一节 地球上的水
    1、地球上占总量最多的是海洋水(咸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
    3、水的循环:小循环: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4、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
    ①蒸发(蒸腾、升华)、
    ②水汽输送、
    ③降水、
    ④下渗、
    ⑤地表或地下径流。
    5、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① 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②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原因:外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内因:水的三态变化
    6、我国水资源在时间、空间分布不均衡。
    7、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据测量,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儿童身上4/5是水分。8、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二节 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
    实验结论:水 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分子式:H2O)。
    第三节 水的浮力
    1、 液体(气体)对浸入(包括完全浸没和部分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大小:浮在水面上,F 浮=G;
    方向:垂直向上; 
    作用点:物体重心。
    2、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F 浮= G 排液=ρ液gV 排液
    注意 :
    (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
    (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
    (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而言,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
    (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液取kg/m?, V排取m?)
    3、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①F 浮
    ②F 浮>G 上浮(完全浸没时的F 浮)
    ③F 浮=G 悬浮 此时V 排=V 物
    ④F 浮=G 漂浮 此时 V 排< V 物
    注意:
    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
    ②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
    F 浮=G (沉到水底时:F 浮+F 支持力=G)
    4、 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①当ρ液>ρ物时,上浮(最终漂浮)
    ②当ρ液<ρ物 时,下沉
    ③当ρ液=ρ物时,悬浮
    5、浮沉条件的应用
    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2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大气层
    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会:
    ①没有天气变化;②没有声音;③易受陨石侵袭;
    ④温差很大。
    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
    1、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2、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3、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
    -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
    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回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二节 气温
    天气是什么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 天气:晴空万里                 气候:冬雨夏干
    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1、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2、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3、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4、气温总在不断变化,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
    (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
    (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5、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6、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
    第三节 大气的压强
    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具体事例:
    (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
    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
    (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
    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
    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插进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大气压强的大小:
    标准大气压P==1.01-105帕  (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760毫米水银柱
    大气压的大小常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
    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所以,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
    人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
    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气体(液体)的压强会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少
    具体事例:
    (1)当火车高速行驶时,人不能离铁轨太近,为什么?
    原因:流速大,压强小,离铁轨较远处大气压强大于铁轨附近大气压强,会被大气压向铁轨处,非常危险。
    (2)两船平行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对者漏斗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
    (4)飞机飞行时,其机翼上侧的气流速度比下侧快,,所以机翼上侧的气压比下侧小,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A、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在同一高度,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
    B、在相同高度上,气压高的区域叫高压区,气压低的区域叫低压区,
    C、高压区:天气晴朗,空气干燥;  
      低压区:阴雨天气,天空多云。
    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
    A、高山反应
    B、拔火罐原理
    C、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舱内必须进行增压;
    D、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必须穿上加压的宇航服。
    大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A、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B、气压减小时,液体沸点降低,
    具体事例:-在高山上,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 (原因:高山上,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高压锅的使用原理
    生活用品与大气压
    A、真空压缩保存袋         
    B、吸尘器:利用大气压工作的一种清洁工具
    原理:靠电动机高速驱动风机叶轮旋转,使空气高速排出,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气压形成气压差,在这一作用下,吸入含灰尘的空气,经滤尘器过滤,排出清净的空气,气压差越大,吸尘器能力越强。
    第四节 风和降水
    风
    风是怎样形成的?
    1、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  
    2、风: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风速
    1、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常用的风向有八种,表示方法:
    气象观测中常用风向标风向标观测风向
    2、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单位:米/秒。千米/时
    风速常用风级表示,有0—12级,气象观测中常用风速仪观测风速。
    风与人类的关系:1、有利----风是一种资源,可以进行发电,行船、运动等;
                           2、不利-----破坏性风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空气的湿度
    1、空气的湿度:大气中水蒸气的多少。一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
    (1)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  常用百分比(%)表示
    (2)空气湿度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空气所能含有的水汽越多。所以空气湿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观测湿度的仪器是:湿度计,最常用的湿度计是:干湿球湿度计,它实质上是两支特殊的温度计。
    (4)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然后通过查相对湿度表可以得出相对湿度。
    (5)空气湿度与天气的关系: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
    (6)天气谚语:“燕子低飞要下雨”------大雨前空气湿度大,昆虫翅膀变软,飞得低,燕子也就低飞觅食。
    降水
    (1)降水的形成条件:
    1、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
    2、气温继续下降,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降低;  水汽凝结
    3、空气中有微小的尘埃
    4、水珠、冰晶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
    (2)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
    (3)降雨量:表示一定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度,    度量单位----毫米;测量仪器---雨量筒
    第五节 天气预报
    1、获得天气预报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1)通过看电视、听广播等媒体或气象预报;
    (2)通过分析天气图自己预测天气;
    (3)通过气象观测,自己制作天气预报。
    2、怎样看天气预报
    (1)阴”指天空的总云量在8/10以上,“多云”指天空总云量在5/10到7/10,
    “少云” 指天空的总云量在5/10到3/10,“晴”指天空总云量在3/10 以下
    (2)小雨:12
    小时内降水小于5毫米,中雨:12小时内降水5-15毫米
    大雨:12小时内降水大于15毫米。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3、天气图
    3、(1)常见的天气系统: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锋系统、暖锋系统。
    (2)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A、高压系统:天气晴好,
    B、低压系统:阴雨天气;
    C、冷、暖锋面系统:锋面上天气变化比较复杂
    冷锋:冷空气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大风、降温天气;
    暖锋:暖空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升温天气
    图片
    3)特殊的天气系统:台风------实际上是属于强低压系统
    第六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1、气候
    (1)气候的含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2)天气与气候:
    A、 区别:短时间与长时间;
    B、 联系: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就是气候
    如:长夏无冬、秋高气爽等。我国大部分地区秋天均为秋高气爽,但不代表没有下雨天。
    2、影响气候的因素:
    (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
    我国的纬度位置:主要在北温带,南部少部分地区在热带
    例子:我国最南的海南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就是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A、比热:我们把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为比热。
    比热单位:焦/(千克.???℃)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符号:J/(kg·?℃)
    水的比热:
    4.2×103焦/(千克?℃)是什么?
    表示的含义--1kg水温度升高1℃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为4.2×103焦。
    比热表的阅读:
    ⑴水的比热最大。(由此说明水作冷却剂、保温剂的作用)
    ⑵不同物质的比热是不同的。所以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放热的多少无关
    ⑶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不同,说明比热与物质状态有关
    气温: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
           夏季陆地降升温快,海洋降升温慢
    所以,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内陆气温的变化大。
    l 原因: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
    降水:沿海降水较多,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内陆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季。
    l 原因:距离海洋远近不同
    (3)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A、 定义: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和接近相反的风
    B、 季风产生的根本原因: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
    C、 风向:
    l 夏季------吹夏季风,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 低,气压高,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l 冬季-------吹冬季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海洋气温高,气压低,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D、性质: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故干燥少雨,夏季盛行偏南风,故湿润多雨
    E、世界上季风区域很广,以亚洲季风最盛行。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
    (4)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A、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
    一般海拔增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
    B、山地的迎风坡――多雨, 背风坡――少雨
    C、我国降水最多的城市:台湾火烧寮
      原因:该市位于台湾山脉东侧的迎风坡上,有丰富的地形雨。
    第七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1、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
    (1)、季风气候区:是指夏季风能够到达的地区。而降水主要来自湿润的夏季风
    (2)、季风气候区的范围: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
    (3)、季风气候的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4)、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
    冬季:气温低,降水少;        
    夏季:气温高,降水多,
    全年降水比较丰富。但南方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北方,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更大
    (5)、季风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有利有弊。
    A、降水充沛,集中夏季,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B、我国季风气候的大陆性强,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使我国洪涝和旱灾频发。
    C、冬季的低温又常形成寒潮、冻害、暴雪等恶劣天气。
    2、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
    (1)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指夏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一般降水稀少
    (2)我国西部干旱气候特点:
    全年降水量稀少,降水集中在夏季,随季节变化大。
    冬寒夏热,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但日照充沛。
    (3)干旱气候的利弊:
    气温较差大,光照时间长,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如棉花、瓜果的生产。
    (4)干旱气候区的生物在行为和形态上的适应性:
    l
    仙人球的茎为什么那么粗,叶子为什么会变成刺?
    为了适用干旱气候,粗的茎利于储存水分,叶刺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l 沙漠中的抬尾芥虫在大雾的夜里爬上沙丘顶,高高地抬起屁股的原因?
    让凝结在身上的水沿着身体流到嘴里,这是它们获得水分的主要办法
    3、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寒潮、台风和洪水
    (1) 寒潮是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它是由强冷高气压活动引起的。
    l 危害: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和扬沙天气。
    (2)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
    l 危害:A、大风;B、暴雨;C、风暴潮,
    l 有利:在干旱的季节,台风会带来丰富的降水,有利于缓解旱情。
    (3) 洪水是我国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l 自然原因:持续性降水、台风
    l 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如:破坏植被,围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的无序发展等
    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 人类活动与气候密切相关
    A、 有利于改良气候的人类活动: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大面积的农业灌溉等
    B、 引起气候恶化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质、过度放牧。
    图片
    (2) 温室效应--------指由于一些自然或人为原因,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增强,使全球的气温有变暖的趋势。
    l 人为原因:能源的大量耗费;破坏森林
    城市的“热岛”现象------城市上空经常维持一个气温高于四周郊区的暖空气
    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3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植物的感应性主要有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向性运动与刺激的方向有关,例如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和向热性等。感性运动与刺激的方向无关,例如触碰含羞草,叶子合拢。
    2、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
    (1)植物体内的激素:植物体内具有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等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  调节  作用。
    (2)生长素是由  胚芽尖端  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3)植物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产生条件:①  单侧  光照射;
    ②具有 生长素  且分布不均匀。
    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
    生长素分布  多  ,胚芽生长  快  ;
    向阳面生长素分布  少  ,胚芽生长  慢  。
    (4)植物体内生长素浓度适当时,对植物的作用有:促进植物的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当生长素浓度过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引起植物的死亡,应用于防治杂草。
    第二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
    1、激素的部位:在内分泌腺中产生。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激素直接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外分泌腺有导管。
    2、激素作用: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3、动物体内的激素种类、产生器官、功能及分泌异常的病变
    图片
    2、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1).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2).含量:基本稳定在90毫克/100毫升。
    3).调节:当血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促使血糖含量降低。
    血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促使血糖含量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第三节 神经调节
    一、对刺激的反应
    1、对刺激的反应过程,需要各种器官协同作用
    2、反应过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 体液调节 和 神经调节,并以 神经调节 为主。
    4、体液调节主要是 激素调节。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许多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信息的接受和传导
    1、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2、神经元的结构:细胞体、突起(树突、轴突)
    3、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4.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
    ①  细胞体;② 细胞核;③ 树突;④轴突 ; ⑤ 髓鞘 ;⑥  轴突分枝 ;
    5.在一个神经元中,信息传递方向:
    树突  →  细胞体 →  轴突 →  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三、信息的处理:
    1、神经系统构成:
    图片
    2、脑的结构和功能
    图片
    3、大脑表面的沟、回、裂有扩大大脑表面积的作用。
    4、大脑是我们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语言神经中枢是人类特有的。
    5、脊髓:
    1)位置: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
    2)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6、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用膝跳反射可检查人的神经系统是否正常。
    7、 在反射活动中:①、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可以独立完成许多低级的反射活动。如:缩手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
    ②、脊髓的有些反射功能是在大脑的控制下进行的,如缩手反射手可以被控制住不缩回来;即:高级神经中枢可以控制低级神经中枢。
    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反射:
    (1)概念: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
    (2) 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
    (3) 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就不能进行。如果有完整的反射弧,需要有适宜的刺激,反射才能完成。
    3、非条件反射。
    是人和动物生来就有的  低级反射  ,是 先天性的行为  。非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是生下来就存在的,反射弧比较固定。
    4、条件反射。
    是生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高级反射  ,  反射弧  不固定,可因条件改变而消退。
    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
    1、动物先天性行为都是动物 与生俱来  、  有固定模式  的行为;它们受 遗传的控制  ,遗传固定下来的行为,对个体和种族的生存有重要意义。这种行为是一种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一种低级的  反射  活动
    我们把动物与生俱来的行为称为  先天性行为  ,也叫  本能  。
    2、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  个体  在生活过程中  逐步形成  的,是  通过学习  获得的行为方式。学习过程需要  大脑皮层  的参与。
    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  适应环境  的一种  重要反应方式  。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都是动物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是具有  适应意义  的活动。
    3、人的后天学习行为  更为复杂  。动物只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而人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的刺激作出反应,这是动物所不具备的。
    【人的学习行为与动物的学习行为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答案:人类除了对环境中声、光、味等具体刺激作出反应,还能以抽象的语言文字代替具体的刺激引起反射。)
    4、非条件反射 是人和动物生来就有的  先天性反射  ,是  遗传的行为  。非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是生下来就存在的,  反射弧  比较固定。
    5、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生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后天性反射  ,  反射弧  不固定,可因条件改变而消退。
    条件反射是  大脑皮层  的重要功能。需大脑皮层参与。
    第五节 体温的控制
    1、人的体温也保持恒定,保持在37℃左右。
    2、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  绝对不变  的。恒温是相对的,温度的变化幅度变化不大,在  一定限度  内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接关系,人的体温不是一个固定值。
    (一)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1、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  产热 和  散热 这两个生理过程  保持动态平衡  的结果。
    2、产热
    (1)在 安静  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内脏 。
    (2)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骨骼肌 。 寒冷时骨骼肌颤抖 ,能使热量成倍增加。
    (3)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能影响产热 。(例如寒冷时,想到冰冷的环境,会觉得更冷,使人“发抖”,促使骨骼肌产生更多热)
    3、散热
    (1)散热有 直接散热  和  汗液蒸发散热  两种方式。
    (2)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  温度差  。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多。  皮肤的温度  又可通过血管中的  血流量  来控制。外界温度低时,  血管收缩 ,血流量减少,  散热   减少;温度高时,  血管舒张  ,血流量增加,  散热增加 。
    (3)常温下,皮肤汗液的蒸发散热  比较有限 。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 主要的散热方式  。
    4、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  产热多 ,而 散热困难  ,会出现中暑现象。
    图片
    (二)、体温受脑控制
    1、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 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  来调节和控制的。
    2、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保温或降温的措施(如增、减衣服),也能调节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