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文科会考知识点总结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让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内容、性质、意义、因果等要素牢牢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文科会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二历史文科会考知识点总结1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文艺复兴的背景:
    (1)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着名的工商业城巾。在激烈的竞争中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财富。
    (3)教会严格控制着文化思想的发展。
    二、文艺复兴
    1、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2、核心:人文土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表现: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4、代表人物:
    (1)薄伽丘,文艺复兴时期着名文学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作者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但丁和彼特拉克,他们和薄伽丘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3)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5、文艺复兴的扩展:
    16世纪以后,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三、宗教改革
    1、原因:
    (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受到质疑,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2)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3)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激化了矛盾。
    2、马丁·路德改革:
    (1)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谎谬,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他主张每个_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3)影响: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_派,这些教派统称为新教。新教除了路德派以外还有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否定罗马教廷的,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高二历史文科会考知识点总结2
    朝代更替
    原始社会(-前2070)
    奴隶社会:夏(形成)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发展)前1600-前1046
    汤—纣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
    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
    春秋(瓦解)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前476
    封建社会:战国(确立)前475-前221
    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三.特征表现
    政治: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完善
    ①国家权力继承秩序的确立和完善(禅让-王位世袭-嫡长子继承)
    a.禅让制:原始部落,民主选举
    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宗法制:含义:周人把血缘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大宗小宗(家族等级政治隶属)
    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②地方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内外服制-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室统治
    含义: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
    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对象:宗族姻亲、功臣、殷商贵族
    义务:服从周王的政令;
    承担军事义务;
    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
    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诸侯国:鲁齐燕宋卫晋
    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瓦解: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根本原因)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破坏;
    兼并战争;
    战国各大国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
    c.郡县制:商鞅变法确立(背景内容作用)
    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
    阶级:地主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法家思想
    直接原因:秦国落后,秦孝公要求变法
    内容: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废除井田,奖励耕织
    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作用: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形成了中央集权的雏形。
    经济: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
    高二历史文科会考知识点总结3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1)孙中山北上:1924年,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对内要消灭军阀势力对外要消灭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实现和平统一。
    (2)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五卅运动的时间:1925年
    性质:一个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反帝爱国运动_——五卅运动。领导机构:上海工商_合会——统一领导三罢斗争的组织。
    省港大罢工是当时世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一次斗争:16个月。
    (3)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二次东征的对象:叛军陈炯明;结果: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
    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汪精卫任主席,国民政府将所属军队统一编为国民革命军。
    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的意义: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奠定了基础。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1)北伐胜利进军
    目的:为_帝国主义,_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战果:消灭孙吴主力,革命重心转移(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2)工农运动的发展: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陈独秀、周恩来亲自指挥,取得胜利。
    各地人民掀起反帝斗争,其中成果的是湖北、江西的人民收回了九江和汉口的英租界——自近代以来第一次收回权益。
    【大革命的失败】
    (1)“四一二”_政变
    时间:1927.4.12;发动者:蒋介石;地点:上海。
    杀害李大钊的刽子手:张作霖;地点:北京。
    (2)“七一五”_政变
    时间:1927年7月15日;发动者:汪精卫;口号:“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因为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性质: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前所未有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
    成果:基本(张作霖仍未被_)上_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沉重打击。
    失败原因:
    主观原因:年幼的_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客观原因:中外反对势力过于强大,它们联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
    经验:
    (1)宣传了_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_开始掌握一部分武装;
    (3)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
    教训:
    (1)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2)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