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数学是考试的重点考察科目,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方法的掌握,需要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同时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四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
    平移与平行
    知识点:
    1、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画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3、能够借助实物,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寻找出图中的平行线。
    补充知识点 :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如:AB∥CD。
    四年级上册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识点
    (一)口算除法
    1、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1)算除法,想乘法;比如60÷30=( )就可以想(2)×30=60
    (2)利用表内除法计算。利用除法运算的性质: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如:200÷50想20÷5=4,所以200÷50=4。
    2、两位数除两位数或三位数的估算方法:除法估算一般是把算式中不是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用“四舍五入”法估算成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再进行口算。注意结果用“≈”号。
    (二)笔算除法
    1、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如果除数是一个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就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也可以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几十五,再利用一位数的乘法直接确定商。
    3、商一位数:
    (1)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如:62÷30;
    (2)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如:364÷70
    (3)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如:90÷29(把29看做30来试商)
    (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324÷81(把81看做80来试商)
    (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104÷26(把26看做25来试商)
    (6)同头无除商八.九,如:404÷42(被除数的位和除数的位一样,即“同头”,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不够除,即“无除”,不是商8就是商9。)
    (7)除数折半商四五,如:252÷48(除数48的一半24,和被除数的前两位25很接近,不是商4就是商5。)
    4、商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1)前两位有余数,如:576÷18
    (2)前两位没有余数,如:930÷31
    5、判断商的位数的方法:
    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不够除,商是一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够除,商是两位数。
    (三)商的变化规律
    1、商变化:
    (1)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2)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2、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四)简便计算:同时去掉同样多的0,如9100÷700=91÷7=13
    如何提高四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一、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就根据教学内容并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讲授“8的认识”,在做课堂练习时,教师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
    三、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节内容时,在练习当中我为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中秋节,江西巡抚派人向乾隆皇帝送来贡品——芋头,共3筐,每筐都装大小均匀的芋头180个,乾隆皇帝很高兴,决定把其中的一筐赏赐给文武大臣和后宫主管,并要求按人均分配。军机大臣和珅了马上讨好,忙出班跪倒“启奏陛下,臣认为此一筐芋头共180个,先分别赐予文武大臣90个,后宫主管90个,然后再自行分配”。还没等和珅说完宰相刘墉出班跪倒“启奏万岁,刚才和大人所说不妥。这在朝的文官武将现有56位,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两个,而后宫主管34人,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三个,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人均数一样多”。皇上听后点点头“刘爱卿说的有理,那依卿之见如何分好?”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刘墉说出方法,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