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必考的知识点概括


    高二阶段是打基础的关键一年,除了要把高一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应用到高二的学习之上,还得把高二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吸收和掌握,为高三复习打好基础。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必考的知识点概括,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必考的知识点概括1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2、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释放的能量
    3、太阳辐射能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4、太阳辐射波长范围是0.15-4微米,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50%的能量集中于可见光。
    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生物生长离不开太阳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太阳辐射本身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提供能源
    为生产生活提供煤、石油等能源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外部结构的分层由里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太阳活动:黑子(温度比其他区域低)、耀斑、日珥和太阳风
    (光球层、周期11年)(色球层)(日冕层)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
    扰动电离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两极地区产生美丽的极光;
    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必考的知识点概括2
    1、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
    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2、西北地区东西水分和景观变化
    水分自东向西递减,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荒漠化的因素
    自然因素:
    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
    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4、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古代:唐宋——明塔里木盆地南缘,由战争、瘟疫、过度垦耕导致。
    近代:清内蒙古东南部,因为移民增多,农业对土壤的破坏力强于牧业
    现代:20世纪50年代人口激增,管理失误
    5、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周围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人为原因是: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C.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D.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E.水资源污染严重(错)
    (2)合理利用该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制定合理的载畜量,防止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为:营造“三北”防护林。
    (3)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
    (4)西北地区自东向西由温带草原逐步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体现了陆地自然带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由于降水自东向西减少而形成。
    (5)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风力作用。
    (6)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或人为因素)主要有: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7)我国北方的农牧过渡带,恰恰又是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区域。主要原因是:
    农牧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敏感、脆弱而且最不稳定,人类利用也最不稳定,土地很容易产生荒漠化。
    (8)虽然经过治理,个别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从总体上看,特别是旱作地区和草原牧区,荒漠化仍在蔓延。
    (9)新建和山西荒漠化的面积及原因比较:
    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自然原因是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地表径流少。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较少,降水集中多暴雨。
    (10)试从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我国荒漠化分布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日照强,温差大,风力大;
    ②高原面积大,高山环绕盆地,沙漠、戈壁广布;
    ③河流稀疏短小以内流河为主;
    ④草原和荒漠为主要自然景观。
    (11)西北地区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呈环状分布在盆地四周的绿洲上;
    主要区位因素是:水源
    关于沙尘暴
    (1)呈片状分布。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2)沙尘暴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①自然地理环境:地形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沙漠戈壁广布;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少(大部分地区少于200毫米)气候干旱;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②人文地理环境:人口稀少,少数民族集中;交通不便;以畜牧业为主,经济比较落后。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必考的知识点概括3
    数字地球定义:
    信息化的地球—地球的虚拟对照体。数字地球将有关地球上每一点的信息,按地球的地理坐标加以整理,然后构成一个全球的信息模型。人们可以快速、形象地了解地球上的任何一点、任何方面的信息,从而实现“信息就在指尖上”的梦想。
    通俗地讲,就是用数字的方法将地球、地球上的活动及整个地球环境的时空变化装人电脑中,实现在网络上的流通,并使之限度地为人类的生存、可持续发展和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服务。
    数字地球的技术基础:要在电子计算机上实现数字地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诸多学科,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支撑。这其中主要包括: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高性能计算能力。
    1、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
    一个数字地球所需要的数据已不能通过单一的数据库来存贮,而需要由成千上万的不同组织来维护。这意味着参与数字地球的服务器将需要由高速网络来连接。
    在Internet流量爆发性增长的驱动下,远程通信载体已经尝试使用10G/S的网络,而每秒1015byte的因特网正在研究中。相信在21世纪将会有更加优秀的宽带高速网供人们使用。
    2、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
    20世纪的遥感卫星影像,在卫星遥感问世的20多年分辨率已经有了飞快的提高,这里所说的分辨率指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指影像上所能看到的地面最小目标尺寸,用像元在地面的大小来表示。
    3、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空间信息是指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据统计,世界上的事情有80%与空间分布有关.空间信息用于地球研究即为地理信息系统。为了满足数字地球的要求,将影像数据库、矢量图形库和数字高程模型(DEM)三库一体化管理的GlS软件和网络GPS,将在21世纪十分成熟和普及。从而可实现不同层次的互操作,一个GIS应用软件产生的地理信息将被另一个软件读取。
    4、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
    数字地球将需要存贮1015字节的(Quadrillions)信息。美国NASA的行星地球计划EOS一AMI1999年上天,每天将产生1000GB(即1TB)的数据和信息,1米分辨率影像覆盖广东省,大约有1TB的数据,而广东才是中国的1/53。所以要建立起中国的数字地球,仅仅影像数据就有53TB,这还只是一个时刻的多时相的动态数据,其容量就更大了。目前美国的NASA和NOAA已着手建立用原型并行机管理的可存贮1800TM的数据中心,数据盘带的查找由机器手自动而快速地完成,相信在21世纪,还会有新的突飞猛进。
    5、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
    可视化是实现数字地球与人交互的窗口和工具,没有可视化技术,计算机中的一堆数字是无任何意义的。数字地球的一个显著的技术特点是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了数字地球以后,用户戴上显示头盔,就可以看见地球从太空中出现。
    6、高性能计算能力
    地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地球上发生的许多事件、变化和过程又十分复杂而呈非线性特征,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变化大小不等,差别很大,只有利用高速计算机,我们今日和跨世纪的未来,才有能力来模拟一些不能观测到的现象。利用数据挖掘(DataMining)技术,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分析所观测到的海量数据,从中找出规律和知识。
    “数字城市”:
    从广义上说,是通过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建立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科技信息系统、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等子系统,通过发展信息家电、网上教育、远程医疗,建设信息化社区,最终实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信息化,高中英语。
    “数字化社区”: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数字技术将管理、服务的提供者与每个住户相联结的社区。这种数字化的网络系统?使社区的管理者与住户之间可以实时地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交互,由于现代网络浏览器的先进性以及多态的表现性,加上各种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从而营造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虚拟社区。
    “地球村”:
    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国际互联网的使用,“数字地球”的产生,“缩小”了我们生活的空间,“缩短”了我们联系交往的时间,使我们生活的世界成为一个全球性、同时性的“地球村”。
    “数字化生存”:
    我国IT界有关人士这样描述未来普通人的数字化生存状态:宽带将代替电话拨号的窄带方式成为家庭和外部信息交流的高速公路。单芯片技术产生的数字产品会不断丰富、满足用户高品质数字化生活的需要。所有产品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联成一体并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资源共享以及自动化控制。
    数字农业:
    又叫智能农业、精细农业等,是把数字地球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系统。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集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