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技巧有哪些


    “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技巧有哪些,欢迎阅读分享。
    
    目录
    集志愿填报技巧有哪些
    顺序志愿的填报技巧
    考生填报志愿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高考志愿填报原则
    集志愿填报技巧有哪些
    1、密切关注,抓紧填报
    一般而言,各批次征集志愿的时间比较短,为12小时,考生和家长要密切关注教育考试院网站,及时获取各批次填报征集志愿的时间,和剩余计划的信息。一般考生所在中学也会及时通知学生。在这里选大学app要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的,每批次征集志愿的截止时间一到,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所以考生要尽早填报,不要错失良机。
    2、量力而行,服从调剂
    考生还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冲高。一些征集志愿中的“好学校”,往往更是抢手,如果分数不占优势,也很难被录取。尤其是参加本科一批次征集志愿的考生中,相当一部分是因冲刺名校而落榜的高分考生。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专业的冷热搭配,不要只关注“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应“冷热”结合,使志愿形成合理梯度,提高录取机会。
    另外,征集志愿可以考虑不要太过注重专业,应先考虑如何进学校,进了学校一切好办,进不到万事皆空,填志愿时候多加个服从调配,对于加大录取成功率有很大作用。
    3、对比高校补录计划数和该批次的考生人数
    在填报时应注意对比一下高校的补录计划数和该批次的考生人数,以减少竞争性;对要报读的学校须慎重研究,虽然很多优质的外地院校由于生源严重不足而参加补录,但也有不少是外地高校通过新办、合办、调整等方式扩大办学规模,个别存在名过其实的现象;不要相信招生中介而去花钱买分,更不要因此错过补录机会,误了学业。
    <<<返回目录
    顺序志愿的填报技巧
    所谓“顺序志愿”就是按“志愿+分数”投档。在一个批次的录取过程中,对学校而言,所有学校只能同时同步录取同一顺序志愿的考生;对考生而言,则是所有在某一批次分数线以上的考生在同一个时间内只能是同一顺序的志愿被检索投档。这种投档办法的第一步是对所有批次分数线上的考生按其第一志愿投档,投档后所有考生的第一志愿学校都必须返回确切的投档结果(包括被学校录取、退档、分数未达学校提档线没能投出)后,第二步再将所有未录考生重新汇总,然后再同时分别投向他们所报的第二志愿学校,也就是在第一志愿学校录取完成后再进行第二志愿的投档,同时同步按志愿顺序投档录取,依次直至本批次3~4个志愿录取结束。
    按“顺序志愿”实际上就是按“志愿+分数”投档,游戏规则明确,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程序公平。但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强化了志愿的作用,因为是先按志愿分别排队,考生能否被所报志愿录取,不完全取决于考试成绩,实际上是取决于与自己分数大体相当的其他考生的志愿,如考生志愿一旦扎堆,学校提档线会大幅提高,转而次年又可能大幅下降,使得考生填报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的填报有一定的偶然性,甚至不失博弈色彩;再者就是如果考生未被第一志愿录取,当填报的第2志愿的学校已经录满其他第1志愿的考生时,该生最后的录取结果可能使他感到很大的心理落差。实行这种录取投档办法的省份已经较少。
    对于实行按“顺序志愿”(即“志愿+分数”)录取投档办法省份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志愿是关键
    从“技术和分数”的角度看,如果考生选报的第一志愿学校在该省近2~3年录取分数大体稳定,则考生分数最好达到该校上年度录取分数范围的中间段才较有把握,而且专业也有一定选择余地,如果仅仅达到分数范围的下端,选报时则要慎重。如果考生选报的学校近2~3年在该省录取分数“忽高忽低”,则考生分数最好达到其录取分数范围的上端,才较有把握。从录取结束后考生的心理状态看,学校报低了,但专业更容易满足,特别是对于录取到一般本科及高职院校来讲,在就业压力较大时专业尤显重要,因此这样的录取结果只是“小遗憾”;如果志愿报高了,第一志愿学校未能如愿则最后的录取结果可能是“大遗憾”。
    第二志愿应是“保底”志愿
    按照“顺序志愿”的投档办法,考生填报的第2志愿学校必须是第1志愿生源不足的学校,绝不能觉得自己的分数比该校上年实际录取分数高出很多就可将该校做为第2志愿学校。因为有不少学校虽然录取分数在批次内不是很高,但第1志愿生源充沛,录取的基本都是第1志愿考生。那么如何判定一所学校上年录取的学生第1、第2志愿学生各占多少比例呢?有的省市提供了详尽的录取统计资料,可以查到,有的省市的录取统计资料只是给出了各校录取分数,并未给出分志愿顺序的录取人数,这时就要直接咨询学校了。只有将第1志愿生源不足的学校做为自己的第2志愿学校才有可能被录取,才能“保底”。目前实行这种投档办法的省份,一般而言,第1志愿录取率可达75%左右,第2志愿录取率可达15%左右,第2志愿录取完成后总体上计划可完成90%以上,因此,考生应将第2志愿定位在自己可接受的最后的“保底”志愿,在“可能”被录取的学校中慎重选择。一旦前两个志愿未能录取,甚至分数高出批次线不少,尽管录取不应有什么问题,但最后的录取结果可能会很不“如意”
    <<<返回目录
    考生填报志愿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考生填报志愿时,要认真学习教育部和省招生政策,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章程、各专业选科要求和招生计划等。根据自己的成绩、志向、体检结果、选科情况等,慎重填报。考生应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妥善保管志愿填报等相关密码,不要委托他人填报,对填报志愿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填报志愿完毕后一定要及时保存。
    <<<返回目录
    高考志愿填报原则
    看院校:重强不轻弱
    由于办学历史、传统、师资等方面的不同,许多高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优势,包括先进的办学思想,富有个性的育人模式,阵容强大的队伍,闻名遐迩的重点专业等。这对用人单位很有吸引力,也因此带来报考人数多、竞争力强、录取分数高等问题。此时,考生要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结合该校前几年的录取分数,明确是否具有突出的录取优势,才可能作出正确选择。
    一些名气相对不大的高校,一些比较薄弱的专业,甚至是新设专业,也蕴藏着比较好的选择机会,千万不可轻视。因为它们也可能具有其他学校不具备的竞争优势或者良好的发展前景。广大考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既要重视高校的长处,也要善于利用学校的短处,寻找他人忽视的地方,从而捷足先登,出奇制胜。
    看专业:喜热不忌冷
    现在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很现实,非常贴合目前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就会出现一些热门专业,比如电子、英语(论坛)、贸易、金融、物流等,也造成了考生千军万马冲击热门专业,又不愿意接受专业调剂的现象,以致撞车落马。
    事实上,市场经济讲究的就是供求关系的变化,热门专业培养的人才多了,超过了实际需要,就会造成就业的困难;冷门专业长期遭到冷遇,人才少了,就可能专业转为热门,人才十分紧俏。前几年,全国上下掀起高校升本风,中等技术学校、专科技术学校门可罗雀,结果造成高级技工、高级技师严重缺乏。现在,很多单位高级技工、高级技师月薪可达数千上万,而一些本科生、研究生(论坛) 月薪仅仅一二千元,这种变化应该给我们一定的启发。
    看个人:扬长不护短
    科学地填报志愿,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看个人的实际:高考成绩、个人兴趣和未来的发展趋向。在高考成绩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后两个条件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一般来说,考生应充分尊重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并认真考虑四年后三个发展趋向:1、应聘就业;2、自谋职业;3、考研(论坛) ,继续深造。
    假如倾向于应聘就业,就应该选报社会信誉、教学质量、就业率均比较高的学校或专业。假如倾向于自谋职业,就要选一个办学理念先进、技术性强、重视培养学生实用能力、能适应社会迫切需求的学校或者专业,未必选择什么、名专业。假如倾向于读研深造,应该选择一个学风浓郁、师资雄厚、读研辅助服务条件比较方便的学校,也不一定是学府。
    但是,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短处,不要太勉强自己。假如自己对学校、专业不感兴趣,或者缺乏所选专业需要的个人条件,即使被录取,也很可能对自己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