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精彩演讲稿范文【五篇精选】
我们认为,教师的爱就是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信任,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下面是小编精选的教师精彩演讲稿范文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师精彩演讲稿1
一:教师的爱
爱,是一种情感;所谓的爱是一种不要求回报的宽容、理解、包容、接受。那么什么是教师的爱呢?我们认为,教师的爱就是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信任,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在我们的学校,广大教师每天都是“随车潜入校,润物细无声”般的工作,这是因为:
1、我们深知:教师的爱一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最高尚的爱。教师的爱又完全等同于母亲的爱。她不是一直搀着孩子“走路”,也不是把孩子抱在怀里,而是把学生装在心里。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是他们自己的儿女,倾注全部%*文有约&;的心血,关注学生的身心的健康。教师还在他们合适的时间、在合理的场合下及时给孩子们指点方向,所以教师的爱是开导孩子们心智的爱。教师的爱就是用自己的汗水辛勤耕耘,不断浇开一朵朵美丽的心灵之花的高尚的爱。
2、我们深知:教师的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一种无私的爱。教师的爱是对学生的爱从不求回报,甚至如潭千秋一样舍生忘死的去呵护自己的学生。教师在工作中,无论遇到学生、家庭、领导的不理智、误解、歧视、压迫等,他们决不因此而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诲和关爱,他们决不会把对学生的爱与自己的个人目的和利益联系起来。所以教师的爱就是一种“吃得是草,挤的奶和血”的无私的爱。
3、我们深知:教师的爱一种神圣的爱。因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们的教师所给予的爱恰恰就是这种神圣。教师的爱是公平的,她不分贫穷和贵贱。教师思考的是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他们从不因眼前的不理解而放任迁就。教师爱的的情感是超人的,他们对芸芸众生能够区别对待,因人施教,做到对好学生不溺爱,对差学生不操之过急、循循善诱。教师的爱包含母爱且胜于母爱,教师的爱包含父爱且超越父爱,是一种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的神圣的爱。
所以,我们教师的爱就是遵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真情、真心、真诚”六个字去关爱每个学生,用我们的高尚的爱、无私的爱、神圣的爱,让他们健康成长。
二:教师的责任
教师工作就是一个社会的平凡岗位,做着貌似“平凡”的工作。
然而,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所以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替他人家庭做嫁衣裳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性的工作。
我们都知道坏学生是家庭的溺爱、或歧视、漠视造成的,我们都知道坏学生是社会不良环境塑造出来的,所以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以人为善,以人为本”的工作,是心灵塑造、价值观与人生观塑造的人性工作。就是以‘人性向善’为价值理念引导学生去营造明丽的内心生活,建构坚实、丰富、光明的精神世界;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去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去对世俗、对功利超越,唤醒、去弘扬人性、提升人性的一种无比正义的、无比光明的工作。
汶川地震的惨状我们历历在目,教室塌了,我们老师一定要去救护我们的学生,我们有这种道德、有这种人性的责任、人性的义务去呵护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但坍塌的教学楼不也无情的吞噬一个个老师的生命吗?谁去救护我们教师呢?我们想只有坚固的教学楼才能保护我门教师和学生。这个社会里谁来造一个坚固的教学楼?谁来减少地震的灾害?谁来保护我们教师和学生?这才是汶川地震应该反思的主题!教师在地震中救不救人不是汶川地震应该反思的主题!教师救人这是一种“人”的责任,不是一种“工作岗位”的责任。因为教师不是专职的救人工作者。我们相信只要这个人是“人”就应当会在危难的时候去“救人”。因为“救人”是一种社会责任。我们都知道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身体力行,以人育人”的无比的高尚、无比神圣的工作。所以教师是牺牲自己!牺牲了所有的教师,我们的社会还有谁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呢?牺牲了所有的教师,我们的社会还有谁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呢?最后,祝我们所有的老师身体健康!
教师精彩演讲稿2
春花遍地,甘做园丁勤浇灌,雪岭摩手,领马志士苦登攀——这是我人生的坐标。
1997年,我从学校走进学校,由学生踏上三尺讲台,开始了向往已久的教学生涯。转眼,七年过去了,这三尺讲台和我接下了不解之缘。它,给了我尊严;她,成了我的依靠;它,也是我的支撑点。谁想到,久而久之,我在讲台上,学生在讲台下,一道横线不知不觉把我和学生隔开。是教改的春风,是新课程的理念让我深思,我想,我得放弃心爱的讲台了。
然而,谈何容易,失去了讲台,很是不舒服。再也没有那高高在上的感觉了;失去了讲台,更无法翻看抄写的教案!我不得不挺直腰板,规规矩矩地站在学生面前,一切的一切,我得从头练起。
慢慢地,我习惯了上课没有讲台的环境,为了避免课堂上的慌乱,上课前,我不得不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
以后,走进教室,我成竹在胸了,不看教材,不望教案,也能潇洒地上课了。此时此刻,我看到学生敬佩的眼神,心里高兴极了。
失去了讲台的依靠,让我自由地漫步在学生中,愉快地活动在学生中。我听到了他们在说什么,看到了他们在写什么,也知道了他们在想什么。这时候,我发现,那张张稚气的脸是那么的可爱。学生也常和我讲心里话了,此刻,我们的情更浓了,爱更深了。
放弃了讲台,走到了台下,给我带来了许多惊喜和收获。我恍然大悟,讲台,其实是一座山,我在山的这边,学生在山的那边,放弃了讲台,就如同搬走了一座阻挡师生情感交流的大山。我庆幸,我终于走到了山的那边!
现在,我时常告诫自己,追求不可漫无边际,理想要一步一个脚印。的确,有攀不尽的科研高峰,有览不完的历史长河。作为新世纪的一名教师,回首工余饭后,雏凤新飞,跋山涉水酬壮志;追忆月下灯前,应做潜龙奋起,呕心沥血步蟾宫!
还是用我喜欢的一首歌的歌词来表达我对教师的热爱吧:
林中有两条小路都望不到头,我来到岔路口,伫立了好久。一个人没法同时踏上两条征途,我选择了这一条,无悔无忧。
或许另一条小路一点也不差,也埋在没有那脚印的落叶下,那就留给别的人们去走吧,属于我的这一条,我要一直走到天涯。
教师精彩演讲稿3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既面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拉大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严峻挑战。因此,李岚清副总理曾指出:“知识和人才是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竞赛的最大资本。我们必须拥有足够数量、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每一个学校,既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一言以蔽之,中国呼唤创新教育。
然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创新学习的能力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培养、训练的结果。学生的创新学习必须依靠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种教师除了具备一般优秀教师的基本特征外,还必须具备健全的“创新”人格和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正如教育部长陈至立所说的那样:“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思非常明白: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
教师要创新,必须努力实现自身的解放,去促进自身创新素质的提高。要“解放眼睛”看形势。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师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与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能老是沉浸在“春蚕”、“红烛”的赞誉声中,而要积极投身到创新教育的时代潮流中去;要“解放头脑”敢为人先。在教育教学中勤于动脑,才能有新思路;更要“解放双手”去开辟。教育创新之路靠自己用双手去开拓。教育新理念、新创意、新事物靠教师自己用双手去创造;还要“解放嘴巴”多质疑。谈天说地话创新,促进问题意识的发展,才能在求是中求真,在求真中创新;当然也要“解放空间”、 “解放时间”。教师深入钻研业务是应该的,但不能固步自封。要超越固有经验乃至习惯的束缚,必须加强学习及时充电,从繁忙的业务圈子里跳出来,读书看报上网,迈出课堂,走入社会,吸取先进的创新理论和创新经验,丰富自己。想想点子,练练技能,鉴赏鉴赏艺术。
教师要实现自身的解放成为创新型教师,应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任何一种教育都要受一定的教育观念的制约。教师的教育观念不转变,不仅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还有可能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扼杀在萌芽状态。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生动活泼、感情丰富、思想活跃、身心不断发展的青少年学生。知识的学习只不过是青少年成长因素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如果作为一名教师不研究对象本身成长的全部需要,只是把他们看作一种知识的容器,显然是远远没有看到教育的本质。简单地说教育就是成长。创新教育就是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所谓健康成长就是在人性固有的基础上,使各方面都得到有机的和谐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而不是畸形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和富有个性的而不是死抱教条和思想僵化的新人。这样势必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师与生的关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学生的主体性越突出,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参与、独立探索的机会越多,创造性情感越强,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越有可能得以培养。从而使其特长得以发扬、个性得以张扬、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决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性,只有将主体性活动与主导性活动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性成为学习过程中最鲜明的特色。
其次,树立了创新教育观念还应有创新精神,并体现在他的教育教学中。他会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安全自由、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坚持正面的激励、宽容和理解学生,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现错误,不求全责备。因为他知道,干扰与错误不再只是具有消极意义的因素,而可能成为引发学生内部认知重组的积极诱因,是通往创新的必由之路。他将发挥他的创新思维科学地处理教材、艺术地切入突破口、捕捉契机、灵活地变换角度,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创新学习动机。把继承性学习提升为创新学习。
再次,具有了创新精神更能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他会遵从创新教育的置疑性原则,让学生思维处于一定的疑惑状态,提出诱发创新思维的问题。诸如:“这道题还有别的解法吗?”、“通过上面的例子,我相信,各位能发现一条很有意思的规律。”他会紧紧抓住这些创新点,精心设计、巧妙诱导,让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方法及依据,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他一定也能领会置疑性原则的精髓,抓住创新教育的关键。不仅自己设置诱发性问题,而且更能诱导学生发现问题。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师,会鼓励他的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发挥逆向思维、延伸思维、发散思维,不惟书、不惟师、不惟权威,克服从众心理,勇于标新立异、大胆质疑、独树一帜、追求创新。语文老师布置学生制作小桔灯,检查时发现竟有几个同学做的是萝卜灯、苹果灯。动手之前,学生肯定曾自问,萝卜能不能做?苹果行不行?创造性的想、创造性地做了出来,这便是创新学习,创新地学创新地教。
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还会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淡化学科间的人为差异,注重学科交叉、渗透。既会注意学科内部各教学内容间的纵向联系,还会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沟通。由语文课上“双重否定就是肯定”联想到数学上的“负负得正”;地理课上,讲到“地球南北有极点而东西方向环绕”的时候,联想到成语“南辕北辙”而不能“东辕西辙”等等。引导学生对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重组,使各种知识、技能相互迁移、渗透,互成体系,最终形成“能力链”、“知识树”的整体网络。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具备以上素质,何愁培养不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创新个性的人才?
相信我们各位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就是:
创新教育呼唤具有创新观念、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教师!
教师精彩演讲稿4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您们好!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让读书成为习惯》。说起读书,可以肯定的说,在座的各位和我都是极大的受益者。从小到大,在父母的殷殷期望中,在师长的谆谆教诲中我们不断的成长。从小我就懂得读书的苦与乐是相辅相成的,读书并不都像夏天吃冰棒一样甜滋滋的痛快,有时候读书就是一桩苦差事。作为我,读书的天职,是要付出玩的代价,才能将读书化成自己的知识、血液和生命。我清楚的记得孙中山曾坦然说过一句话,“我平生有两大爱,
一是书,
二是女人。”他所以这样说,就是在直接告诉人们,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享受,其实就在书与爱人之间。读书正如家庭,正如爱情,和家人、爱人天天见面,即使他有一些丑,也会发现几分特殊的美丽,也会产生浓浓的爱意。在我看来,书无异于多情的故人,智慧的使者。有书陪伴使我的斗室生辉,春意盎然;有书陪伴无论快乐的或忧伤的光阴都可以安然度过;有书陪伴,让我的内心充实而又自信。也许会有朋友说,年少时,读书是为了多学知识,掌握本领,将来有个好的前程。长大后“好饭碗”已经稳稳在手,何需再把感情、精力浪费在读书上?其实不然,无论从哪个方面、哪个角度看,读书都是天下极好的事情。读书之人是世界上最有气质、最有品位、最有价值的人。“观尽天下风流处,读书这边最好”难道不是吗?当我们在公园里、大街上、电影院……或者任何一个公共场所看到捧书醉读的人,作何感想?恐怕是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你会感谢他们为社会文明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便是读书的魅力。人们把美好的赞语送给他们,有人说:“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苦思的刹那。”还有人说:“世界上最自得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反过来人们又把最不堪的语词抛给那些不学无术的人,有人说:“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众所周知,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喜欢读书,敏于思考,勤于著书的民族。书籍对于我们来说,记载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将来,它是生命的延续。正因如此,许多人读书、藏书、抄书、著书、思于书、劳于书、苦于书、乐于书……我们做不到像他们一样“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书消得人憔悴”的境界,但是“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的志气应该从小就有人人都有,而播撒这种民族志气的人就是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在这里我想重申一下这次演讲的题目《让读书成为习惯》,并让这种习惯熏陶我们身边的每一株幼苗,为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而努力。
教师精彩演讲稿5
“四个为荣”即“爱校如家、以爱校为荣;爱生如子,以爱生为荣;爱岗如命,以爱岗为荣;爱书若渴,以爱书为荣。”
一、爱校如家,以爱校为荣
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要把学校当作是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生活的乐园,关心学校发展,爱护学校声誉,捍卫学校尊严。要树立学校荣则我荣,学校强则我强,学校兴则我兴,学校弱则我弱,学校耻则我耻的荣辱观。人人以爱校为荣,损害学校利益为耻。
提倡爱校如家,是因为学校是教师的工作岗位,是教师整个生活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既属于他的家庭和亲人,同样也属于学校,也属于他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爱校如家处理好个人与工作的关系。提倡以校为家,事业
第一,并不是要求教师不顾家,和谐的家庭关系本身也是对事业的有力支持和鼓舞,问题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在个人利益和工作需要发生矛盾时,应该以工作为重。如果教师把职业仅仅看成养家糊口、维持生计的手段,对学校的情感就比较淡漠,对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就比较肤浅,工作就容易得过且过,对学生就不会负责,就会误人子弟。我们提倡爱校如家,因为学校是我们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和自我发展的地方。教师只有凭借这一岗位才能为国家培养下一代“四有人才”,同时教师个人也可以凭借岗位优势,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无愧于党的培养无愧于自己的职业良心。爱校如家,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才会感到学校如家一样,是紧紧锁住人心的一把锁;才会体味到家的温暖,深深地依恋它。
二、爱生如子,以爱生为荣
我们每一个教师要把爱生作为我们的天职,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教师是因为有学生而存在,教是因为有学而存在。每一个教师一定要象对自己的儿女那样对学生的充满爱,让师爱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绽放光芒。
A、爱学生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学生、关心学生。
教师要理解学生就要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思想活动,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情况。这是基础,也是教育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知之深、爱之切,教师只有真正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热爱学生。我们的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易于接受新事物,思想活跃、敏锐、不盲从,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即使教师的话也不一定都言听计从,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一现象。教师爱学生最根本的就是以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的个人生活(病痛)。教师对学生的爱,来自教师与学生在长期交往中建立起的深厚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当教师对学生一次次表现真实的情意,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就会充满对教师的爱意。
B、爱生如子:要最大限度地宽容学生、善待学生。
“吃一堑,长一智”,未成年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出现过失,犯错误是难免的。当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时,教师不能粗暴地批评或惩罚他们,而是要善于保护学生向善、向上的本质,让他们在错误中汲取教训而健康地成长起来。因此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让我们再一次重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谆谆教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当然宽容、善待,并不是放任自流,让学生我行我素,而是与“严格要求”统一的。教师要真正地爱学生,就要对他高度负责。绝不是无原则地迁就、偏袒、溺爱。学生喜欢的是亲切而严格的教师,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慈相济才能教育学生。
C、关爱学生,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这也是素质教育条件下新型师生关系的体现,是促进学生健康长成的重要条件。尊重学生就要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关系。充分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首先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所谓尊重学生人格,说到底就是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看待,尊重他们的权利与义务,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感(评三好、选干部、犯错误等时候……)尊重学生,还要虚心向学生学习。我国古代就有“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之说。这是说教师无论在学识上还是思想上,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完全可以从自己的教育对象身上吸取营养。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广泛,获取知识的手段更便捷,在视听环境中长大的学生,可能与教师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比教师跑得更快,教师觉得可能有很多东西不如学生学得快、学得多。所以教师要和孩子一同成长,诚心诚意地向学生学习。
尊重学生就要信任学生。尊重出于信任,信任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学生的心灵是很敏感的,教师对学生持什么态度,他们是非常清楚的,他们不仅观真容,而且重真行。如若教师只是口头上说要尊重学生,而行动上表现出对学生不信任,那么仍是不尊重学生。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要给予他信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自尊、上进的勇气。
三、爱岗如命,以爱岗为荣
爱岗如命:我们的岗位是教师,我们不谈教师职业有多伟大,多崇高、多光荣,但我们得承认,教师是我们选择的职业,是我们生命的过程。因此,我们热爱自己的岗位要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因为这个岗位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它是对教师生命的唤醒,是对教师生命过程的丰富,使我们从这一职业中获得生存和精神寄托,因此,我们从心里热爱我们的岗位,凡是学校安排的岗位,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优劣好坏之分,都是育人的都是伟大的。每一个教职工要从心里热爱自己的岗位,恪尽职守,尽职守责。爱岗如命,要求我们爱本职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上播撒爱心,收获希望,享受平和而又充实的人生幸福。教师要做到爱岗如命,首先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教师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准确判断是非曲直,就有了逆水行舟的动力和精神支柱,不为金钱所惑,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和工作中。就会勇敢地面对现实,主动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干扰,不断改变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升华精神境界。要做到爱岗如命,还要勇于淡化功利意识。从某种角度上讲,功利意识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能催人上进,但如果过分处心积虑地在付出和回报之间企求更大的功利,就容易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便又成为制约人的进步和发展的消极因素。教师这个岗位没有显赫的权力和地位,没有丰厚的报酬,在社会上没有四通八达的关系网,有的则是默默地付出和奉献。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得好:“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虚地垂着他的绿荫的”。当教师就需要培养这种平凡中见伟大的精神。如果功利意识浓,一事当前先为自己着想,无论干什么工作都需要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利,就会使人消极低沉。因为教师这个职业永远满足不了个人的名利要求。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职业,教师的精神风貌和人格特征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关联着成千上万学生的健康成长,从教则安,爱岗如命也是教师职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因为只有安心从教,才会认真探索教育教学规则,才会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愿我们的每一位老师对自己选择的职业无怨无悔,而且痴心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