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阶段的地理总章节的知识点


    俗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仅仅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展开学习,那么地理的学习负担就会大大加重,同时因为大量的记忆很容易记错、记混淆,在做题时实效性并不强,反而容易加重同学们对地理学习的厌倦心理。小编整理的高三阶段的地理总章节的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三阶段的地理总章节的知识点1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5、地质作用: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
    10.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
    ①流水侵蚀——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
    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港口宜建在凹岸)
    ②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③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
    ④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
    高三阶段的地理总章节的知识点2
    一、东亚:
    1、总括:(1)东部沿海: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2)西部内陆:高原山地为主;
    2、山脉:阿尔泰山(蒙古),昆仑山(中国),喜马拉雅山(中国);
    3、高原:蒙古高原(蒙古),青藏高原(中国);
    二、东南亚:
    1、总括:(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
    (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三、南亚:
    1、总括:(1)北:喜马拉雅山南部;
    (2)中:两大冲积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3)南:德干高原(亚洲的高原);
    2、山脉:西高止山(印度西部),东高止山(印度东部)
    四、中亚:
    1、总括:以丘陵平原为主;
    2、平原:里海沿岸平原(俄罗斯),图兰平原(乌兹别克斯坦);
    3、丘陵:哈萨克丘陵(哈萨克斯坦);
    五、西亚和北非:
    1、总括:以高原为主,平原狭小
    2、山脉:阿特拉斯山(非洲西北部,阿尔及利亚),大高加索山脉(西亚,为亚洲和欧洲分界线),格罗斯山(西亚,伊朗);
    3、高原:伊朗高原(伊朗),美索不达米亚高原,
    4、平原:尼罗河盆地和三角洲;
    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总括:(1)以高原为主,东南向西北倾斜;
    (2)第二大热带雨林分布区;
    2、山脉:东非大裂谷,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
    3、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的盆地);
    4、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七、西欧:
    1、总括:(1)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
    (2)以平原山地为主,南北分布,东西走向;
    (3)冰山地形分布:挪威峡湾海峡;
    2、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阿尔卑斯山;
    3、盆地:巴黎盆地;
    4、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总括:地势平坦,以平原高山为主,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2、山脉:乌拉尔山(亚洲、欧洲分界线);
    3、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九、北美:
    1、总括:纵列分布,山脉与海平行;
    (1)东部:高原山区;
    (2)中部:平原区(冬冷夏暖);
    (3)西部:高山区;
    2、山脉: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
    3、高原:拉布拉多高原;
    十、拉丁美洲:
    1、总括:(1)北部:以高原为主;
    (2)西部以安第斯山为主;
    (3)东部以平原、高原为主(相间分布);
    2、山脉:安第斯山脉,迪勒拉山系;
    3、平原:奥里诺科平原,亚马逊平原(世界第一大平原),普拉塔平原;
    4、高原: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世界第一大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十一、大洋洲:
    1、总括:(1)东部:山地(大分水岭)大堡礁;
    (2)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澳大利亚盆地);
    (3)西部:低矮高原(占澳大利亚面积一半);
    十二、南极:
    1、总括:(1)冰雪高原(平均海拔:2350m);
    (2)90%大陆冰川;
    (3)淡水水库;
    高三阶段的地理总章节的知识点3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岷山—邛崃山—锦屏山以西地区,介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的大高原,其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号称“世界的第三极”。青藏高原所在地区本是古地中海海底的一部分,后来到上新世—更新世时,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的相互作用下,由不断扩张北移的印度洋推动刚硬的印度板块,沿雅鲁藏布江地缝合线向亚洲大陆的南缘俯冲挤压大幅度抬升形成。
    因为纬度低、地势高、空气密度小、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体积偏大,青藏高原形成了冬季不太寒冷,夏季温凉,气温年较差不大、日较差大的高原季风气候。
    隆起的青藏高原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气候。
    (一)、青藏高原对西风气流的阻挡作用
    青藏高原阻挡了我国低空的西风气流,使之分为南、北两支气流(分支点在60°E),北支气流经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等地区流向太平洋;南支气流则在流过青藏高原南侧后转变成了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西南气流,影响我国四川、贵州、云南、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两支气流最后在青藏高原东部110°E附近汇合。如图1所示。
    冬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南移,其北支气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气候寒冷干燥;而其南支气流则会增强并在昆明、贵阳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形成昆明准静止锋,使四川、贵州、汉水流域乃至山东、辽宁一带出现大量降雪。
    夏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北移,其南支气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喜马拉雅山南缘一些地区风力最小,天气最稳定;其北支气流则刚好相反。随着西南季风势力的增强,西南暖湿气流会为我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带来大量降水。青藏高原北部气流对我国影响较明显,如春季我国西北气旋活动多。
    四川盆地一带冬季由于受青藏高原阻挡作用影响较大,风速较小,空气湿度较大,加上地形的影响,易出现云雾天气;夏季由于处于青藏高原“背风坡”,若西南暖湿气流偏南流,东南季风西进势力减弱,就易出现干旱。
    (二)、青藏高原对冷暖气流的屏蔽作用
    冬季,由于来自较高纬度地区的空气很难越过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以南的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就较小,气温下降幅度就不大;夏季,由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极少能越过青藏高原进入我国西北地区,甘肃、新疆一带气候就会干旱。
    (三)、青藏高原对我国冬、夏季风的促进作用
    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我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气候单元,使我国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表现得极为明显。由于地势高,夏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受热快,气流上升,气压降低,这加速了陆上低压的形成,使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势力增强甚至影响到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如图2所示。冬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降温快,气流下沉,使陆上高压势力增强,促使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如图3所示。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国东亚季风环流势力更强大,冬夏季风更替更明显,大陆性气候特点更突出,冬季风影响的时间更长、范围更广。
    (四)、青藏高原对我国华南地区降水的影响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国东部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季风气候区,加上台风的影响,我国华南地区的降水极为丰富,摆脱了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变成沙漠的厄运,成了北回归线上的一片“绿洲”。
    总之,青藏高原的隆起不仅使青藏高原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也对我国气候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我国气候复杂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