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整理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如果说学习一定有捷径,那只能是勤奋,因为努力永远不会骗人。学习需要勤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勤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物理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物理知识点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常考点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4.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常考点
    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2.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声的利用
    常考点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选择题)
    初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
    ②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达到凝固点.⑵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②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放热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练习:☆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初二物理复习方法
    一、遵“纲”循“本”,梳理强化知识,夯实基础,发展能力。?
    1、明确考点,梳理知识,从知识点形成知识网。?历年来中考基础题面广量足,而一些综合题也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因此抓好基础是关键。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学的重点放在《物理考标》的学习和研究上,做到定时间、定内容,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块的知识点的能级要求、变化情况、考试新动向。重点、难点、学生的薄弱点在哪里,就设置怎样的典型性例题和针对性练习,做到心中有数。在复习中,要指导好学生根据考点,整理知识,归纳分类,让学生明确考点,明确要求,掌握重点,并通过针对性训练,促进“三基”内化,将单一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建知识网,使知识系统化。?
    2、纠错解惑,强化训练,夯实基础,发展思维。
    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病历”和复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通过“设陷”来纠错,“设陷”就是要在学生的错误认识上设陷,以消除接受科学知识的障碍,“设陷”就是要在解题思路上设陷,以克服消极呆板的思维定势,“设陷”就是要在物理实验的方法上设陷,以矫正其研究物理的思想方法,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典型错误,拿出来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刨根求底,“自己解放自己”。对于同一类问题,要变换方式,在新情境、新角度中设置练习,进行反复训练,并及时反馈,扎扎实实把基础夯实,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
    二、实施分层复习、分类推进,全面提高复习质量。?
    1、分析差异,把握层次。?
    在综合复习阶段,学生的差异很大,为了使复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以“面向全体,分类指导”为原则,在综合分析学生的基础水平、物理学习能力、潜能及认知心理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界线是模糊的,呈动态变化的,允许学生根据复习情况,可以变动,实行民主,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同时,把分层的目的、方法、设想向学生公开,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志向目标,使升学复习按着预定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进行。?
    2、分层次复习教学方法?
    首先是分层备课,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复习目标,确保“物理考标”的基本要求,做到“保底”不“封顶”,同时设计不同层次的复习方法、课堂提问、练习作业等。使普通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秀生“吃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