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阶段化学科的有关知识要点


    如果你对自己所必须学习的东西不感兴趣,那么你将会极为痛苦。与其天天生活在苦闷中,倒不如主动地对自己所学的东西培养兴趣。这样做,你会渐渐感到学习变得轻松了。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一阶段化学科的有关知识要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一阶段化学科的有关知识要点1
    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
    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对比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五、硅单质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
    六、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原子结构: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
    氯离子Cl-,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七、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浓)=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点燃)2NaCl2Fe+3Cl2===(点燃)2FeCl3Cu+Cl2===(点燃)CuCl2
    Cl2+H2===(点燃)2HCl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
    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2HClO===(光照)2HCl+O2↑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八、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
    HCl+AgNO3==AgCl↓+H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Ag2CO?3+2HNO3==2AgNO3+CO2↑+H2O
    Cl-+Ag+==AgCl↓
    九、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点燃)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回水和SO2
    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十、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条件为高温或放电:N2+O2========(高温或放电)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在常温下遇氧气即化合生成二氧化氮:2NO+O2==2NO2
    一氧化氮的介绍:无色气体,是空气中的污染物,少量NO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
    二氧化氮的介绍:红棕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3NO2+H2O==2HNO3+NO
    十一、大气污染
    SO2、N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防治措施:
    ①从燃料燃烧入手。
    ②从立法管理入手。
    ③从能源利用和开发入手。
    ④从废气回收利用,化害为利入手。
    (2SO2+O22SO3SO3+H2O=H2SO4)
    十二、硫酸
    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挥发,沸点高,密度比水大。
    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氧化性。是强氧化剂。
    C12H22O11======(浓H2SO4)12C+11H2O放热
    2H2SO4(浓)+C==CO2↑+2H2O+SO2↑
    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
    2H2SO4(浓)+Cu==CuSO4+2H2O+SO2↑
    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2,使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变红,与某些盐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碱中和
    十三、硝酸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易挥发,沸点较低,密度比水大。
    化学性质:具有一般酸的通性,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
    4HNO3(浓)+Cu==Cu(NO3)2+2NO2↑+4H2O
    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
    反应条件不同,硝酸被还原得到的产物不同
    硫酸和硝酸: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钝化某些金属(如铁和铝)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保护膜,隔绝内层金属与酸,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因此,铁铝容器可以盛装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硝酸和硫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硫酸还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
    3NO2+H2O==2HNO3+NO这是工业制硝酸的方法。
    十四、氨气及铵盐
    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且快)1:700体积比。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NH3+H2O=NH3?H2ONH4++OH-可作红色喷泉实验。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定:NH3.H2O===(△)NH3↑+H2O
    浓氨水易挥发除氨气,有刺激难闻的气味。
    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NH4Cl(晶体)
    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都离不开它。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
    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铵盐),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
    NH4Cl==NH3↑+HCl↑
    NH4HCO3==NH3↑+H2O↑+CO2↑
    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干燥铵盐与和碱固体混合加热)
    NH4NO3+NaOH==NaNO3+H2O+NH3↑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收集满。
    高一阶段化学科的有关知识要点2
    一、氯气的化学性质
    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有7个电子,故氯原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而达
    到8电子饱和结构,因此Cl2突出表现的化学性质是得电子的性质,即表现强氧化性,如
    Cl2能氧化:
    ①金属(Na、Al、Fe、Cu等);
    ②非金属(H2、P等);
    ③某些化合物(Br-、I-、SO2、Fe2+、SO32-等)。
    (1)跟金属反应
    2Na+Cl2点然2NaCl(产生白烟);Cu+Cl2点然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
    2Fe+3Cl2点然2FeCl3(产生棕色的烟,溶于水呈黄色)
    (2)跟非金属反应
    H2+Cl2点燃或光照2HCl
    点燃:发出苍白火焰,瓶口有白雾;光照:会发生爆炸
    2P+3Cl2点燃2PCl3(雾,Cl2不足);2P+5Cl2点燃2PCl5(烟,Cl2充足)
    (3)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HClO是一种不稳定的弱酸,但具有强氧化性。)
    【说明】a.氯水通常密封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的物质均保存在棕色试剂
    瓶中)。
    b.Cl2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为白色。
    (4)与碱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漂粉精、漂白粉的漂白原理:Ca(ClO)2+2HCl=CaCl2+2HClO;
    Ca(ClO)2+H2O+CO2=CaCO3↓+2HClO
    (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的反应:
    Cl2+2KI=2KCl+I2(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Cl2)
    2FeCl2+Cl2=2FeCl3
    Cl2+Na2SO3+H2O=Na2SO4+2HCl
    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用强氧化性物质(如MnO2、KMnO4等)和浓盐酸反应。
    4HCl(浓)+MnO2△MnCl2+2H2O+Cl2↑
    2、实验装置:根据反应原理和气体净化、收集、尾气处理等实验步骤及常见仪器的性能,制备干燥、纯净的Cl2。
    高一阶段化学科的有关知识要点3
    一、重点聚集
    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2.离子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4.分散系胶体
    二、知识网络
    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可以是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我们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分类常用的方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化学变化的分类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①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③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质和离子反应
    (1)电解质的相关概念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②电离: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③酸、碱、盐是常见的电解质
    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电解质;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电解质;盐电离时产生的离子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或铵根离子。
    (2)离子反应
    ①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和有水生成。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③在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离子间发生电子转移的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更能显示反应的实质。通常一个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能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依照“写、拆、删、查”四个步骤。一个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必须能够反映化学变化的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还必须相等。
    3.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化学反应,它的基本特征是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2)氧化剂和还原剂
    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升失氧还原剂降得还氧化剂”
    (3)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必定相等,化合价升高、降低的总数也必定相等。
    4.分散系、胶体的性质
    (1)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2)胶体和胶体的特性
    ①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
    ②胶体的特性
    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光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胶体粒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分散系的带电粒子使自身带正电荷(或负电荷),因此胶体还具有介稳性以及电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