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感人故事_抗击疫情的英雄人物事件


    【一线抗疫群英谱】官旭华:“疫情就是考验,我必须冲锋在前”
      “全省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要第一时间担起责任、赶赴现场!”官旭华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官旭华今年49岁,是湖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研究所所长。2004年,官旭华博士毕业后进入湖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研究所工作,成为所里引进的第一名女博士。H5N1、甲流、H7N9……官旭华一直战斗在传染病防治的第一线。
      传染病的暴发具有不可预测性,官旭华始终认为,传染病防治工作要把功夫下在平时,“病毒传播是静悄悄的,我们都需要警惕。”上任之后,她首先完善了湖北省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同时通过3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为湖北省培训了70余名传染病防治的专业人才。
      新冠肺炎疫情刚开始,官旭华曾经连续工作72个小时,又熬了十几个通宵,有时候她刚回到家,一个紧急电话打过来便又立马出门,“疫情就是考验,我必须冲锋在前。”
      前期对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需要深入一线隔离病房。为防止病毒流出,官旭华做调查时带进隔离病房的调查物件都不允许再带出来,她将团队成员分成三个梯队:第一梯队的人进入现场,将调查结果写在纸质个案流调表上,透过病房玻璃,病房外第二梯队的人用手机拍照,再将照片传给后方第三梯队的人录入电脑。
      为节约防护物资,一套防护装备官旭华一穿就是六七个小时,防护服内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就这样,她和她的团队第一时间调查清楚病例的基本信息、病史、接触史、就诊史等诸多关键信息,为疫情研判和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了详细而准确的流调信息。
      除了完成传染病防治研究所的日常工作,湖北省各地市州上报新冠肺炎疫情报告后,她也要前往现场调查。当相关地市州防控工作步入正轨,她又马不停蹄赶回武汉。同事们怕她累倒,劝她不要这么拼命,她说:“疫情一天不结束,我就一天无法安心睡觉。”
      现在,官旭华团队里有75人,许多“80后”研究人员已经成为骨干,去年,她的团队还招了两名“95后”年轻人,“他们有的虽然没有直接面对过传染病防控工作,但是这次没有一个人临阵退缩。”看到团队里的年轻人在不断成长,她感到很欣慰。
      下一步,官旭华还要对人群的血清抗体水平进行调查,以便了解不同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率和发病率。从事了十几年传染病防控工作,官旭华感触深刻,“我们对很多病毒了解得很少,人类要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才能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战“疫”一线的青春身影】张京臣:一时的疼痛不值一提
      “张京臣被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咬了!”2月7日,一个消息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开,大家的心都被揪了起来。
      “还好,还好,就是有点瘀青,稍微有点出血而已。”面对大家关切的询问,仍然坚守在浙大一院隔离病房内工作的张京臣说。时间倒退回2月7日15:3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5号楼4楼ICU,集中收治了浙江省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做好全套防护措施,张京臣正在给一位危重症患者做治疗操作,“这个患者51岁,本来就长得壮,下午刚刚拔掉气管插管,精神状态还不是很稳定”。张京臣介绍,虽然患者病情已经向好,但还是有点意识不清,人有点烦躁,尽管操作时另外两个同事也在场照看,但意外还是发生了。
      “可能是操作时他感觉不舒服,突然抬起头,朝着我右上臂外侧就是一口。”张京臣回忆,由于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面屏,视野受限,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当意识到被咬了之后,他马上把自己的手臂抽了出来。
      “当时也没觉得痛,同事帮忙安抚患者后,还是继续顺利完成了操作。”张京臣说,做完操作后,他就退出隔离病房,脱下防护服,发现手臂上已经瘀青,还有点出血。
      闻讯赶来的赵雪红和高春华两位护理专家,急得一边为他消毒处理,一边关心他的身体状况。“没事,老师!我穿了两层防护服,本身暴露风险就不高,衣服也没有咬破。”他说,这个患者当天核酸检测已经转阴,“其实这个病人本身就在好转中,这一下说明他恢复得还不错”。他轻松地说。
      1989年出生的张京臣,是浙大一院急诊监护室的一名医生,已经从医5年。今年正月初一上完一个大夜班,第二天一早就跟随大部队来到即将紧急启用的浙大一院之江院区做准备,之后一直在重症监护室战斗。
      “其实这样的危险,我们日常工作中也经常碰到。”张京臣说,在给急诊监护室的患者做操作时,风险同样很大,曾经还有同事的指甲盖被患者咬掉过,但只要患者平安健康,这些一时的疼痛也就不值一提了。
      现在,距离这件事已经过去三周了,张京臣仍然奋战在监护室。“没事,事发后两位护理老师处理很及时,后面也连续做过核酸检测,都是阴性的。”张京臣说,自己目前身体很健康,事情发生后家人和亲朋好友都发来很多信息询问。“本来也没打算跟家人说,爸妈都是看到新闻后才知道的。”他说,跟家里人做好解释,他们也就放心了,只是叮嘱他还是要保护好自己。匆匆结束了聊天,他走进房间做简单休整,当晚11点,他的夜班才正式开始。
      这次疫情中,这样惊心动魄的事情随时都在发生。为了更好地安抚患者,浙大一院早早关注到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组建了心理救援工作组,派出了精神卫生科医生进入隔离病房,与患者谈心、交心,让阳光照进患者心扉。
    【一线抗疫群英谱】佘沙:心怀感恩支援“抗疫”
      12年前的汶川大地震让一个年仅12岁的汶川女孩目睹了来自全国各地对灾区人民的无私援助,如今的她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与同事们一起来到武汉,奋战在抗疫一线。
      每天清晨7点,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年轻护士佘沙一天的工作开始了,她跑上跑下,给各个病区核对分发药品和设备,工作仔细而迅速。1996年出生的她是四川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里最年轻的一位护士,同时她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汶川女孩。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时,她的家乡汶川县漩口镇受灾严重。
      废墟中那些冒着生命危险拯救生命的白衣战士让12岁的佘沙感动,从那一刻起,她的心中就埋下了从医的种子。从四川省护理职业学院毕业以后,佘沙进入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成为一名护士。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四川组织医疗队支援武汉,她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第一批医疗队佘沙没有被选上,但她没有放弃,坚持报名,直到2月2日终于如愿以偿跟随着第三批医疗队来到武汉。她说,这个时候她一定要挺身而出,因为她是汶川女孩。
      来到武汉后,佘沙和同伴们入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这所重症定点医院,佘沙负责协助总务和医院感染控制的工作。她把自己的工作比喻成守门员,她要为大家把好这道门,守好这一关。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的叶曼护士长每天指导和分配工作给佘沙,1个月来,仿佛师徒的她们已经建立了深厚感情。
      12年前,叶曼正是佘沙现在这个年纪,也是刚刚入职医院的新护士,看到汶川地震的消息后,她主动报名到科室成为一名志愿者,坚守在一线,护理因汶川地震转运而来的受伤患者。
      在心怀感恩支援湖北的四川队员中,既有像佘沙一样自告奋的年轻一代,也有“才下火线又上战场”的医务工作者。45岁的刘之超1月底刚结束在海拔4000米地区的医疗扶贫工作,还没回家,就立即请战前往武汉抗疫战场。
      从1月25日到现在,四川省迅速集结1459名医疗卫生人员支援湖北,科学开展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目前,医疗队共收治病人1691人,其中重症和危重症患者276人,治愈410人。
    【一线抗疫群英谱】携手抗疫 一起回家
      在抗击疫情的一线,白衣战士用行动传承前辈精神,践行着医者仁心的誓言。而在防控任务繁重的基层社区,社区干部们主动担当,帮助居民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携手抗疫 一起回家
      广东医疗队是最早抵达武汉支援的医疗队之一,他们整建制接管了武汉市汉口医院最大的一个重症病区。重症患者离不开氧疗,身高不到1米6,只有90斤的何丽娜,摆弄起跟自己体重差不多的氧气瓶一点也不含糊。除了护理工作,何丽娜还要照顾患者的吃喝拉撒,这对刚工作不到两年的她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面对困难,这个24岁的姑娘硬是凭着肯吃苦的劲头挺了过来。
      大年三十的下午,看到报名支援武汉的通知,何丽娜报了名,除夕当晚就跟随第一批广东医疗队抵达武汉。何丽娜出生于医生之家,有六位长辈都是医务人员,医者仁心是长辈们经常谈及的话题。在武汉的这一个月,何丽娜真正理解了被需要的感觉。
      何丽娜相恋两年的男友张煜在荆州的洪湖市人民医院支援已经半个月了。同为同事,如今又成了战友。两位恋人约定,携手抗疫,一起回家。
      守好社区的门 赢得胜利
      医护人员奋不顾身抢救患者生命,社区干部也在想方设法解决居民困难。今年33岁的彭婧是武汉市武昌区徐家棚街道水岸星城社区书记,前几天,武汉市结束集中拉网式大排查后,彭婧所在的水岸星城社区实行了24小时封闭管理,为了让小区居民正常生活有保障,她承担起了帮老人买药的任务。药终于买齐了,没想到刚回到小区门口,又来事了。
      安抚好居民后,彭婧和同伴赶紧把买到的药分好,挨家挨户送药上门。
      彭婧所在的社区一共有4383户,11028人,而社区工作人员只有11名。彭婧一天大约要接打上百个电话,一天只能睡5个小时。但她和同事们通过组建网格群、业主群、招募志愿者等方式扩大了为居民服务的队伍。
      操持着社区的各项工作,彭婧住在隔离酒店里已经一个多月没回过家了。
    【一线抗疫群英谱】火神山医院感染二科医生王毛毛——新增的38个微信好友
      “咱们加个微信吧!”
      2月19日,火神山医院感染二科一病区副主任医师王毛毛拿出手机,通过“扫一扫”添加了一位50多岁患者的微信。他说:“以后叫我毛毛就可以了。我要是下班不在病房,有什么问题发微信就可以。”
      到达武汉抗击疫情不久,王毛毛就发现,由于管床医生不固定,虽然面对面接触,但都是全副武装,患者看不清脸、叫不上名,很难跟同一名医生持续交流病情。
      “怎样拉近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为了与患者建立稳定、连续的沟通,他添加了所负责的38名患者的微信,方便他们及时找到自己。
      2月10日,转院至火神山医院以来,虽然得到了精心治疗,但患者文女士还是时常有些焦虑:病情到底如何?什么时候能做核酸检测?什么时候可以出院?毛毛教授在微信中耐心地为她分析病情,解答了她的疑虑。
      “毛毛教授,我昨晚有点冒冷汗,今早起来还有点头晕……”他赶紧回信息:“轻微头晕不要紧张,我昨天夜里看了下,你的生命体征都挺平稳,安心治疗啊……”
      微信里的好友越来越多,王毛毛下班后花在看微信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有文字留言,也有语音留言。上下班往返途中,毛毛教授做得最多的就是把微信仔细看一遍,并耐心回复。“我希望患者在需要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找到我。”他说。
      记者采访时,即将出院的文女士给毛毛教授发来了一条微信,这次不是咨询,而是感谢:“正是有你们的日夜守护,才有我们的今天!谢谢您,毛毛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