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一览


    小暑节气将至,不知道你对小暑节气了解多少呢?那么,一般我国各地小暑节气这天有什么特点和风俗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小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希望大家喜欢!
    
    小暑节气特点
    一、南方雷暴、华南高温伏旱
    小暑前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
    二、淮河、秦岭一线降水增加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
    三、长江中下游雷雨频频
    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集中时段。
    小暑节气习俗
    1、吃暑羊
    “吃暑羊”是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小暑时节的传统习俗。入暑之后,正值三夏刚过、秋收未到的夏闲时候,忙活半年的庄稼人便三五户一群、七八家一伙吃起暑羊来。而此时喝着山泉水长大的小山羊,吃了数月的青草,已是肉质肥嫩、香气扑鼻。这种习俗可追溯到尧舜时期,在当地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暑羊的爱好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2、食新
    民间有很多地方有小暑时节“食新”的习俗。农民会用新米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祈求秋后五谷丰登。然后人们开开心心地品尝新酒等。也有的地方是把新收割的小麦炒熟,然后磨成面粉后用水加糖伴着吃。这种吃法,早在汉代就有,唐宋时期更为普遍。唐代医学家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会在小暑这一天买少量新米以及新上市的蔬菜、水果等,回到家把新米与老米同煮。俗话也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我国地大物博,而夏季又正是万物生长的时候,因此应时可口的食品于此时最多。
    3、封斋
    湘西苗族的封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日。这段时期,禁食鸡、鸭、鱼、鳖、蟹等物。据说误食了要招灾祸,但仍可吃猪、牛、羊肉。
    4、吃伏面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过后就进入伏天。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饮食上,人们会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以度过炎热的伏天。
    入伏之时,刚好是我国小麦生产区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麦满仓,而到了伏天人们精神委顿,食欲不佳,饺子却是传统食品中开胃解馋的佳品,所以人们用新磨的面粉包饺子,或者吃顿新白面做的面条,就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在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据考证,伏日吃面习俗出现在三国时期。
    5、小暑舐牛
    在山东临沂地区,每到小暑,人们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有;“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6、吃藕
    此外,在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在清咸丰年间,莲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藕与“偶”同音,所以人们用食藕祝愿婚姻美满。藕与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也被看做是清廉高洁的人格象征。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钾和膳食纤维也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偎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7、市冰
    冰,性寒,盛夏的时候用冰冷藏肉、鱼、蛋、水果等,可以抑制微生物的活动,长时间保持新鲜清洁。但是此时不宜多食,因为冰的性质与此时炎热的气候相反,冷热相遇,最容易导致疾病。《食谱》中有述:“凡夏用冰,止可隐映饮食,令气凉耳,不可食之。虽当时暂快,久乃成疾也。”妇女尤其应当注意勿多食寒冰。我国人民很早便愉得了贮冰用冰。《周礼》载:“凌人掌冰,春始治鉴。”鉴是如甄一般大小的容器,在鉴口放上冰块,把食物贮存在鉴中,就像现在的冰箱一样,可以冷藏食物。
    8、弈棋
    弈棋,《路史》称是尧帝制作,用来教育儿子丹朱的。现在广泛应用的,有围棋和象棋。弈棋可训练思维,使人运用巧思,得心应手,出奇制胜,并养成精密审慎、预料时事的习惯。所说的品势行局,都是关于对弈双方优劣强弱、奇正胜负的说法。所以古人把棋书附在兵书之后,而历代的圣主名将,如晋武帝、唐太宗、谢玄、关羽,也都特别喜欢下棋,即使在军中也不荒废。夏季漫长无聊,于桐荫下对弈,是极有趣味的事,局外之人,也可以作壁上观。
    9、垂钓
    盛夏酷署,不适于进行剧烈运动,宜于做怡情养性的活动。在柳塘垂钓。披襟当风,则是最令人惬意的闲情逸趣。
    10、斗画眉
    画眉,其眉如画,叫声婉转,富于变化,有如百舌鸟。雄者善鸣好斗,人们多喜欢蓄养。将画眉放在高笼中,悬挂在廊之下,精心喂养,极具乐趣。画眉声音悠扬,极为动听,可以解闷添兴。小暑这天,饲鸟者各提鸟笼,至公园等地,摆开阵势,让画眉相斗,以决胜负。有民谣形容斗画眉的情形:“身如胡虏尾如琴,颈如削竹嘴如钉。再添一对牛筋脚,一笼打尽九笼赢。”
    小暑节气的古诗词
    1、《小暑》(左河水)
    地煮天蒸盼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
    旱南涝北分天壤,却有荷塘色味同。
    2、《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唐·张说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3、《赠别王侍御赴上都》唐·韩翃
    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
    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4、《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5、《登沃州山》唐·耿湋
    沃州初望海,携手尽时髦。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羊祜伤风景,谁云异我曹。
    6、《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7、《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8、《小暑六月节》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9、《纳凉》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10、《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