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


    地理是人类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开天辟地之初,大自然就在不知疲倦地塑造着地球的沧海桑田,也带给了古老的人类无穷的好奇与想象。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供大家阅读参考。
    
    更多知识点相关内容推荐↓↓↓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有哪些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 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2. 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
    四、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参看课本P18)如右图: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⑶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6:00时日出,18:00时。
    ⑷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如上图,以北半球为例):春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秋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秋分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极夜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⑴纬度变化: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季节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⑴计算公式:H = 90°- 纬度间隔
    说明: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计算遵循同减异加——所求点与直射点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相减,在不同半球相加
    ⑵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即与直射点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 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 < 0°,晨昏线上 =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
    ③计算步骤: 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
    3.昼夜长短的计算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
    ㈢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
    说明: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
    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
    ★㈣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
    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
    2.定日期: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
    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
    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3.时间计算:
    ⑴ 找特殊时刻点: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点;
    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
    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
    ⑵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⑴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
    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
    一、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三、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
    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也是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火山爆发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出现断裂和错动。
    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2外力作用与地貌。
    地理应该怎么学
    第一、培养自己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地理学科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一定要在学习生活中去培养。比如诗句中“春风不度玉门关”,那么自己就要研究一下了,古人为何会写出如此诗句呢?明白后,原来“春风”是指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玉门在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这里,因而这里降水稀少,一片荒凉。如此这般,便可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第二、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主动。作为一名学生,一定要有一个学生该有的样子,不要相信天才怎么怎么样,自己做好自己,踏踏实实做学问,不懂就问同学或者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会非常喜欢粘着自己的学生,内心会倍感欣慰,就怕不懂还愣愣的自己研究,闭门造车,那样很可能问题越积越多。
    第三、课前认真预习要讲的内容,心中有数;课上要认真听讲,聚精会神”课下要认真独立完成作业,查漏补缺。课上的一时打小差儿、分心,很可能会落队而难以弥补。有时候,当堂理解的知识,课下花几倍的时间也可能难以突破,这时就是事倍功半了。
    第四、中学地理尤其是高中地理,特别强调理解记忆,硬背的方法终究没有理解层面印象更深刻。比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涉及到时区时差,多画图,多理解,多动脑才能把题目做对的。另外也可以记忆一些顺口溜等,比如记忆亚欧分界线时可以这样来记—“两乌里大黑土地”(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
    第五、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地图的辅助。地理的学习脱离图来说话那是很难走远的,多看大、小地图,注意不同类别的图,河流、山脉、城市等位置是需要在脑中有图存在的。特别是初中地理离开了图,那知识点基本也就没有依附了,初中地理可以多描图,比如描下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图,然后根据图填写发源地和入海口、沿江主要城市、流域内主要地形区等。
    第六、我做题实战,是骡子是马,到题目上见。题目浩如烟海,一定要多注意自己薄弱环节所设计的题目,做题当中一定要独立完成,切忌翻书抄袭等,自欺欺人害得还是自己啊!老师讲解完题目后要学会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自己为什么会做错这道题呢?是粗心大意还是真有知识漏洞存在呢?粗心大意失荆州,一定要告诫自己不要再犯此低级的错误!真有漏洞的话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总结整理,比如某地的农业发展条件,那就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大类,自然条件又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交通、农业技术、国家政策、劳动力等,如果答题丢了某一点,要在笔记本上有所体现,后不再犯。
    第七、自己要经常我做阶段性总结,要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周考或者月考等考试结束后,要针对自己在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所总结,分析一下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多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从而进行调节和完善。
    学好地理的方法
    1、学会概括。
    学习时只要抓住重点。例如南亚地型复杂,可用八个字概括,即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整合知识点。
    把需要学习的信息,做成思维导图,会让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掌握。
    3、充分利用地球仪和地图。
    学会使用课本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
    4、抓重点概念。
    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数学公式、定理那样精明,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和要点,就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了。
    5、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6、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7、学会阅读理解地理教科书。
    地理学习的支柱是教材的阅读理解,地理不同另两个文科之处在于,对教材知识点必须理解记忆而不要死记硬背,要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