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生物知识点大全


    学习是每个一个学生的职责,而学习的动力是靠自己的梦想,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责任的表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八年级生物知识点大全,欢迎大家来阅读。
    
    初中八年级生物知识点大全
    一、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这种生殖方式后代具有亲代双方的遗传信息例如:种子繁殖.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果→新一代植株
    1.一朵花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2.一朵花由外到内一次是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3.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雄蕊包括花药、花丝。
    4.子房发育成果实。
    5.子房壁发育果皮。(可食用部分)
    6.胚珠发育成种子。(植物果实中种子多的原因是由胚珠决定)
    7.受精卵发育成胚。
    8.玉米穗缺粒的原因传粉不足,怎么办人工辅助授粉。
    9.无子果实是植物的花不经过受精有子房直接发育成果实。
    二、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后代与亲代一致。
    1.无性繁殖包括: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细胞或组织。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可培育无病毒还的植株)等。
    a.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b.杏、苹果、梨、桃、山楂,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有些蔬菜和花卉也有用到嫁接)
    c.石榴、夹竹桃等压条
    d.对于高大的树木要使用压条的方法可采取空中压条。(方法与压条相同)
    2.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4.扦插: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a.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去掉一部分叶片防止水分蒸发。
    b.繁殖方法:马铃薯是茎,红薯是根,藕是茎,椒草是叶
    5.无性繁殖的特点:a.能够保持母体原有的性状。b.能缩短生长时间。
    6.果农种植多采用无性繁殖。(如果树嫁接)
    7.无性繁殖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细胞具有全能性。
    8.克隆是无性繁殖。
    9.克隆生物的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生物一样,供卵的是提供卵细胞,卵细胞是去除细胞核的;代孕的是提供生长发育的场所。
    三、昆虫的发育
    1.完全变态: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并经过卵→幼虫→蛹→成虫这种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金龟子。
    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3.蜕皮是外骨骼,蜕皮是因为外骨骼不能随幼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
    4.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5.昆虫发育若是经过四个时期消灭的时期是卵期;发育经过三个时期的消灭是在若虫期。
    6.要想得到更多的蚕丝应在幼虫时期更好的喂养。
    7.蚕宝宝指的是蚕的幼虫。
    四、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辅皮肤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3)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低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五、鸟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
    2.鸟卵的结构与功能
    卵壳对卵起保护作用,防止水分散失,上有许多起气孔可以透气。
    卵壳膜作用保护
    卵白对胚有保护作用,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的养料和水。
    卵黄膜起保护卵黄作用。
    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胚盘内有细胞核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系带对卵黄有固定和减震。
    气室提供氧气。
    3.鸟卵的卵细胞是由胚盘、卵黄、卵黄膜构成。
    4.受精的卵才能发育成雏鸡。
    5.受精后的胚盘个略大,色深。胚盘将来发育成雏鸟。
    6.受精卵在雌鸟的体内就开始发育。
    7.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产卵是鸟类生殖和发育必经的过程。
    8.从蛋壳孵化后身体有羽毛能自行觅食的可视为早成鸟(如:小鸡小鸭等)若无羽靠双亲喂食是晚成鸟(如燕子、麻雀)
    六、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
    1.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睾丸,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维持第二特征。
    2.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维持第二特征。
    3.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受精,受精卵在子宫发育,早期由卵黄提供营养以后通过胎盘进行物质交换,40周后从阴道分娩。
    4.人类新生命的开始于受精卵。
    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3.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4.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5.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6.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有性生殖)
    7.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
    8.人类的生殖细胞是亲代和子代联系的“桥梁”。
    9.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0.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11.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DNA)。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也就是不同的生物染色体不同)
    1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包含了46个DNA。
    13.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基因也减半)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打开夺冠百分百16页能力提升6题7题)
    14.基因用字母表示。(打开夺冠百分百21页3题、23页28题)
    15.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形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16.一般表现出来的为显性,显性性状基因组成是二大(两个相同的大写字母)或一大一小(两个相同的字母是一个大写一个小写)两种。若隐性性状表现出来了,其基因组成是二小(基因型应为两个相同的小写字母)一种。
    17.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原因: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比例较大,其后代患该遗传病的几率就增大。
    18.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
    19.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第23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
    20.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精子(22条+Y或22条+X),卵细胞(22条+X)。
    21.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概率各占50%。(原因:精子有两种类型,X或Y,卵细胞有一种类型X,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22.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原因不同变异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3.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题中若提到基因、染色体、DNA等的改变均为课遗传变异)
    24.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异。(土壤、温度、光照等)
    25.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诱变育种)。
    26.生物变异的意义: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基础,培育动、植物的优良品种。
    27.根据结果不同变异又有有利变异,不利变异和中性变异。(根据课本42页区分)
    八、生物的起源与进化
    1.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2.原始大气来自火山喷发,有甲烷、氨气、氢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构成。
    3.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4.米勒的实验模拟原始大气,实验中的真空泵作用是抽取氧气(因为原始大气中没有氧),其中火花放电模拟的是雷电作用是提供能量,含有有机物的水溶液模拟的是原始海洋。
    5.米勒实验产物:氨基酸,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
    6.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
    7.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8.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9.发现的化石离地面越深是越底等生物。
    10.植物进化的顺序是:原始藻类→苔藓和蕨类→__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1.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12.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
    1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14.桦尺蠖由浅色占多数变成深色占多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浅色的桦尺蠖在黑色树干上易被捕捉,深色的易幸存下来(有利变异),繁衍后代。
    15.保护色及其意义: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6.拟态:态结构形与周围事物相似。也有助于生物的生存。
    17.利用天敌控制害虫的方法叫生物防治。
    18.生物防治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
    19.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20.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其中有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21.变异具有不定向性。有利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后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易被淘汰。(打开夺冠33页9题)
    22.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创立了“用进废退学说”。
    23.英国的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24.达尔文的观点是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25.自然选择的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6.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的选择形成的新品种。这个过程叫做人工选择。
    27.人工选择是定向的,时间比自然选择短。
    28.人类和现代的类人猿(猩猩、狒狒、长臂猿等)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29.人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九、生物与环境
    1.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环境因素)组成
    2.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绿色水库)、草原、海洋、湿地(地球之肾)、农田、城市等。
    3.生物因素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
    4.非生物因素(环境因素)有阳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5.动物是消费者。
    6.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
    7.微生物是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分解作用。
    8.植物、动物、微生物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9.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指的是二氧化碳。
    10.生物之间的关系同种之间包括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11.不同种之间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共生。
    12.食物链:
    a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b起始是生产者。(绿色植物)
    c至少有三种生物构成。
    d起始到级是一条完整的链。
    e注意箭头指向是低到高。
    f一般情况下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是植物,越是营养级别高的数量则越少。
    13.越是处于较高级别生物体内有毒物质越高。
    14.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15.能量流动的起点是植物。
    16.能量最初来源于太阳能。
    17.生物圈是地球表面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的领域的总和。
    18.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土壤岩石圈的表面及活动于三圈之中的生物组成。
    19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0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生存条件:阳光、水、空气、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21.温室效应主要是二氧化碳形成的。
    十、人类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1.现在世界人口70亿。
    2.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即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可再生资源要遵循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生物、土地、水)
    4.不可再生资源要遵循节约利用和综合利用的原则。(矿物、煤、石油、天然气)。
    5.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水、土壤和噪声污染。
    6.保护生态系统及其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初中八年级生物知识点大全
    一、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这种生殖方式后代具有亲代双方的遗传信息例如:种子繁殖.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果→新一代植株
    1.一朵花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2.一朵花由外到内一次是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3.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雄蕊包括花药、花丝
    4.子房发育成果实
    5.子房壁发育果皮(可食用部分)
    6.胚珠发育成种子(植物果实中种子多的原因是由胚珠决定)
    7.受精卵发育成胚
    8.玉米穗缺粒的原因传粉不足,怎么办人工辅助授粉。
    9.无子果实是植物的花不经过受精有子房直接发育成果实
    二、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后代与亲代一致。
    1.无性繁殖包括: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细胞或组织。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可培育无病毒还的植株)等。
    a.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b.杏、苹果、梨、桃、山楂,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有些蔬菜和花卉也有用到嫁接)
    c.石榴、夹竹桃等压条
    d.对于高大的树木要使用压条的方法可采取空中压条。(方法与压条相同)
    2.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4.扦插: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a.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去掉一部分叶片防止水分蒸发。
    b.繁殖方法:马铃薯是茎,红薯是根,藕是茎,椒草是叶
    5.无性繁殖的特点:a能够保持母体原有的性状b能缩短生长时间
    6.果农种植多采用无性繁殖.(如果树嫁接)
    7.无性繁殖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细胞具有全能性
    8.克隆是无性繁殖。
    9.克隆生物的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生物一样,供卵的是提供卵细胞,卵细胞是去除细胞核的;代孕的是提供生长发育的场所。
    三、昆虫的发育
    1.完全变态: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并经过卵→幼虫→蛹→成虫这种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金龟子。
    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3.蜕皮是外骨骼,蜕皮是因为外骨骼不能随幼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
    4.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5.昆虫发育若是经过四个时期消灭的时期是卵期;发育经过三个时期的消灭是在若虫期。
    6.要想得到更多的蚕丝应在幼虫时期更好的喂养。
    7.蚕宝宝指的是蚕的幼虫。
    四、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辅皮肤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3)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低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五、鸟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
    2.鸟卵的结构与功能
    卵壳对卵起保护作用,防止水分散失,上有许多起气孔可以透气。
    卵壳膜作用保护
    卵白对胚有保护作用,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的养料和水。
    卵黄膜起保护卵黄作用。
    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胚盘内有细胞核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系带对卵黄有固定和减震。
    气室提供氧气。
    3.鸟卵的卵细胞是由胚盘、卵黄、卵黄膜构成。
    4.受精的卵才能发育成雏鸡。
    5.受精后的胚盘个略大,色深。胚盘将来发育成雏鸟。
    6.受精卵在雌鸟的体内就开始发育。
    7.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产卵是鸟类生殖和发育必经的过程。
    8.从蛋壳孵化后身体有羽毛能自行觅食的可视为早成鸟(如:小鸡小鸭等)若无羽靠双亲喂食是晚成鸟(如燕子、麻雀)
    六、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
    1.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睾丸,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维持第二特征。
    2.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维持第二特征。
    3.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受精,受精卵在子宫发育,早期由卵黄提供营养以后通过胎盘进行物质交换,40周后从阴道分娩。
    4.人类新生命的开始于受精卵。
    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3.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4.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5.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6.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有性生殖)
    7.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
    8.人类的生殖细胞是亲代和子代联系的“桥梁”。
    9.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0.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11.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DNA)。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也就是不同的生物染色体不同)
    1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包含了46个DNA。
    13.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基因也减半)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打开夺冠百分百16页能力提升6题7题)
    14.基因用字母表示。(打开夺冠百分百21页3题、23页28题)
    15.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形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16.一般表现出来的为显性,显性性状基因组成是二大(两个相同的大写字母)或一大一小(两个相同的字母是一个大写一个小写)两种。若隐性性状表现出来了,其基因组成是二小(基因型应为两个相同的小写字母)一种。
    17.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原因: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比例较大,其后代患该遗传病的几率就增大。
    18.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
    19.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第23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__)。
    20.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精子(22条+Y或22条+X),卵细胞(22条+X)。
    21.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概率各占50%。(原因:精子有两种类型,X或Y,卵细胞有一种类型X,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22.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原因不同变异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3.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题中若提到基因、染色体、DNA等的改变均为课遗传变异)
    24.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异。(土壤、温度、光照等)
    24.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诱变育种)。
    25.生物变异的意义: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基础,培育动、植物的优良品种。
    26.根据结果不同变异又有有利变异,不利变异和中性变异。(根据课本42页区分)
    八、生物的起源与进化
    1.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2.原始大气来自火山喷发,有甲烷、氨气、氢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构成。
    3.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4.米勒的实验模拟原始大气,实验中的真空泵作用是抽取氧气(因为原始大气中没有氧),其中火花放电模拟的是雷电作用是提供能量,含有有机物的水溶液模拟的是原始海洋。
    5.米勒实验产物:氨基酸,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
    7.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
    8.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9.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10.发现的化石离地面越深是越底等生物。
    11.植物进化的顺序是:原始藻类→苔藓和蕨类→__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2.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1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
    14.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15.桦尺蠖由浅色占多数变成深色占多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浅色的桦尺蠖在黑色树干上易被捕捉,深色的易幸存下来(有利变异),繁衍后代。
    16.保护色及其意义: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7.拟态:态结构形与周围事物相似。也有助于生物的生存。
    18.利用天敌控制害虫的方法叫生物防治。
    19.生物防治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
    20.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21.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其中有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20.变异具有不定向性。有利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后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易被淘汰。(打开夺冠33页9题)
    21.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创立了“用进废退学说”。
    22.英国的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23.达尔文的观点是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24.自然选择的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5.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的选择形成的新品种。这个过程叫做人工选择。
    26.人工选择是定向的,时间比自然选择短。
    27.人类和现代的类人猿(猩猩、狒狒、长臂猿等)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28.人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九、生物与环境
    1.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环境因素)组成
    2.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绿色水库)、草原、海洋、湿地(地球之肾)、农田、城市等。
    3.生物因素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
    4.非生物因素(环境因素)有阳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5.动物是消费者
    6.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
    7.微生物是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分解作用
    8.植物、动物、微生物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9.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指的是二氧化碳
    10.生物之间的关系同种之间包括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11.不同种之间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共生。
    12.食物链:a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b起始是生产者(绿色植物)
    c至少有三种生物构成
    d起始到级是一条完整的链
    e注意箭头指向是低到高
    f一般情况下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是植物,越是营养级别高的数量则越少。
    13.越是处于较高级别生物体内有毒物质越高
    14.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15.能量流动的起点是植物
    16.能量最初来源于太阳能
    17.生物圈是地球表面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的领域的总和。
    18.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土壤岩石圈的表面及活动于三圈之中的生物组成。
    19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0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生存条件:阳光、水、空气、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21.温室效应主要是二氧化碳形成的
    十、人类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1.现在世界人口70亿。
    2.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即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可再生资源要遵循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生物、土地、水)
    4.不可再生资源要遵循节约利用和综合利用的原则(矿物、煤、石油、天然气)。
    5.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水、土壤和噪声污染。
    6.保护生态系统及其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初中八年级生物知识点大全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种子繁殖(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种子中的胚→新一代植株。)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种子→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大多是具有有性生殖能力的。)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
    (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
    3.扦插: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使其长成一个新个体。
    4.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牙接两种。
    嫁接成活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5.植物的扦插(如薄荷的扦插P.7)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减少水分散失。保留部分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
    6.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7.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的意义
    (1)无性生殖新个体内所含的遗传物质与母体相同,后代在性状上与亲代保持一致。优点:后代能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繁殖速度快。
    (2)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备两个亲代的遗传性,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对于生物的进化是很有意义的。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举例:家蚕、蜜蜂、菜粉蝶、蛾、蝇、蚊。
    不完全变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蝗虫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称为若虫,蝗虫的若虫能够跳跃,又称为跳蝻。
    3.昆虫生殖发育特点: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P12练习]
    3.赤眼蜂将卵产在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害虫的卵内,赤眼蜂的卵将以这些虫卵中的营养物质为营养,进行生长发育,使害虫的卵不能发育,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同时用赤眼蜂杀灭害虫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4.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这就是蝉蜕。
    初中八年级生物知识点大全
    第8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
    第21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一节、生物的无性生殖
    1、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方式有: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
    3、出芽生殖的有:酵母菌、水螅等;营养生殖的有:马铃薯、景天等;分裂生殖的有:细菌,蓝菌,变形虫,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孢子生殖的有:根霉、青霉等。
    4、植物的无性生殖
    ⑴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
    ⑵营养生殖:植物依靠营养器官进行的无性生殖。
    ⑶营养生殖的优点:①能够保持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②加快植物繁殖的速度。
    ⑷常用的营养生殖方法:嫁接、扦插和压条。
    嫁接的定义: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有芽的枝条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的方法。
    用于嫁接的芽或枝条叫做接穗,被嫁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
    接穗的条件: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砧木的条件:根系发达,茎秆粗壮。
    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是要将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的在一起,这样两部分形成层分裂产生的细胞才能生长愈合在一起。
    生活中枝接的方法的植物有柑、橘;芽接的有桃、苹果、山楂等;压条的有石榴;扦插的有月季,杨、柳等。
    5、植物的组织培养
    (1)植物组织培养: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2)植物组织培养在培养基中的组织块被诱导形成愈伤组织,从而发育成完整的植株个体。
    (3)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
    (a)在短时间内产生大批植物;(b)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
    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
    1.植物的有性生殖:一般是指由亲代产生生殖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传粉:植物开花后,雄蕊花药中的花粉通过不同途径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⑴自花传粉:同一朵花的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给雌蕊
    ⑵异花传粉:一朵花的雄蕊的花粉传给另一朵花的雌蕊
    3.受精
    ⑴受精卵:当花粉管从珠孔进入胚珠后,末端破裂,精子释放出来,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
    ⑵受精: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3)子房包括子房壁和胚珠。胚珠的外层是珠被,胚珠里靠近珠孔的地方有一个比较大的卵细胞。
    初中八年级生物知识点大全
    一、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结缔组织),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两块相邻的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肱二头肌是两块肌肉组成一组,肱三头肌是三块肌肉组成一组。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直臂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4、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控制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5、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下,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提供能量,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共同完成运动。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6、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7、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
    二、动物的行为
    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还有菜青虫取食,
    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3、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
    4、社会行为的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5、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6、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可产生性外激素,通过性外激素吸引雄虫来交尾。据此,可以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或干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
    7、探究《蚂蚁的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1)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
    (2)作出假设: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3)设计实验,完成实验‘
    在设计实验时,在离蚁穴较远的地方放的一些食物中,应既有肉食又有植食。因为蚂蚁的种类很多,食性也不尽相同,有的为肉食性,有的为植食性,有的则为杂食性。在饲养蚂蚁时也需注意它的食性,蚂蚁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是19~29℃,10℃以下冬眠,洞内要求空气湿度为90%~95%,饲养沙土含水量为10%---15%。
    (4)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支持假设。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
    三、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即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围绕某一数值不断变化的。
    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4、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
    四、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
    2、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__生物反应器”,是对动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它意义在于:生产成本低、效率高,设备简单、产品作用效果显著,减少工业污染等。
    3、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常见仿生例子:宇航员穿的“抗荷服”,冷光灯,雷达,薄壳建筑,智能机器人。